何校长说的叫大家欢乐一回,指的是借忙完秋收的空档开个联欢会。头三天他就通知师生们为出节目做好准备,因为条件有限,要求活动以唱歌为主,谁想唱什么歌,可以先找葛老师报名登记,由他统一安排出场顺序。
东方霞光万丈,五星红旗已经柔和地舒展在微风里的旗杆上。在师生和村民的眼中,五星红旗的升起是龙泉学校欢乐和喜庆就要到来或已经到来的象征,只要见到它,人们的心里就会豁然敞亮起来。
虽然已经渐入深秋,杨树梢头的叶子开始变黄,但恰逢天气晴好的时候,操场上依旧不冷不热,空气里还有淡淡的树脂气息提神,很适合安排户外活动。学校里仅有的一个的高音大喇叭又被安在东边的老榆树桠上。金老师把扩音器连带麦克风一起搬到旗杆南面的桌子上。大家里外帮忙,接通试响了大喇叭。
集合的钟声急促地敲响以后,各班级的学生,根据吴主任在大喇叭上发出的指令,按顺序在桌子两边把会场围坐成一个大圆圈。何校长、葛向阳、吴主任和金老师,都依次坐在课桌后面。在葛老师的主持下,开始进行联欢会的第一项:就地全体起立,面向国旗,行注目礼,唱国歌。伴着大喇叭里播放的国歌音乐声,师生们开始齐声高唱国歌。这歌声唱出了中华儿女的顽强不屈和誓死捍卫国家尊严的决心。
看见学校里升起了五星红旗,听到大喇叭里传向四面方的国歌音乐声,热闹的村民从场外陆续围拢过来,村民们也跟着一起唱起来。
唱完国歌,师生们重新坐下。联欢会的第二项是听小学生们的合唱。杨飞岳组织三年级的二十个学生出列,站到会场中央。他们唱的是《闪闪的红星。小学各班出过节目后,轮到中学生们演唱。他们合唱的第一首歌是电影插曲《我的祖国。这些红歌的旋律都来自鲜血、生命与英灵的组合,让人想起了战火纷飞的年代,想起了那些前仆后继,用血肉之躯换取心中梦想和保家卫国的人们。虽然他们的嗓音朴素无华,但却个个神色庄严,唱出了内心对革命先烈的无限敬仰和挚诚缅怀。
初中组最后一个节目是女声独唱《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该到教师出节目了。第一个演唱的是何校长。他唱的是《让我们荡起双桨。平日里听不到他唱歌,没想到他唱起歌来还挺有韵味。但他的歌,他的神情,更像是在深情地回味自己青春时代的幸福时光。他略带沧桑的嗓音,还会叫人为他逝去的年华产生一丝失落和酸涩的感觉。
何校长唱完,场上又响起一片掌声,连围观的村民也都带着对他的敬意跟着鼓起掌来。
“该轮到吴主任了。”左林在人堆里喊道。
吴主任笑着说:“不行不行,要是叫我讲个故事,白话一段还行。”
“我先唱。”左林坐不住了。葛向阳同意了他的请求。他唱的是《乌苏里船歌。他嗓音尖细,调子不稳,音色唧唧歪歪,听得人呲牙咧嘴,后背肌肉抽搐难忍。有人实在憋不住笑出了声,一带头,全场的人几乎一下子都笑了。那些低年级学生更是不管不顾地笑得前仰后合。
没等葛向阳说话,左林自己就不唱了。他尴尬着在原地自转了一圈,找准方向,回到场外坐进人群里。
叶立秋扭头见身边的李彩凤还在捂着嘴笑,就说:“其实他的唱法挺别致,挺难得的,四音六律,江南塞北,原汁原味儿,没点功夫的人唱不成这样。”李彩凤笑着朝他肩头捶了一拳头,然后又意识到什么似的,把攥拳头的手拘束着缩回去。坐在他身后的郑敬仁说话了:“谁唱的都比左林强,管咋的有点人动静。满操场都是学生,我真怕他再唱一会儿把狼招来。”
大喇叭里响起葛向阳通知白兰上场的声音。白兰穿着一身色调明快的浅蓝运动秋衣,和一双白底蓝面的回力球鞋,从人群里走出来。一头披肩发闪着光泽,精精神神地上场了。她唱的是《采蘑菇的小姑娘。这首歌的旋律和唱法叫孩子们感到很新奇,全场内外顿时安静下来。她不愧是受过专门培训的教师,唱出的歌很动听,学生们一边鼓掌,一边要求她再唱一个。葛向阳也对着麦克风要求她满足学生的要求。她兴奋起来,又唱了一首《小螺号。她很懂孩子们的心理,选的歌很受欢迎,可是那些初三学生有意见,嚷着叫她再唱首大人的歌。“甜蜜蜜你笑得甜蜜蜜,好像花儿开在春风里……在哪里在哪里见过你……”白兰的歌声还没结束,那些高年级的学生就开始连喊带叫,发狂似的猛烈鼓掌。
“白老师,别再唱了,下面还有其他节目呢。”歌声一停,葛向阳对着麦克风说道。大家心里都明白,这话纯粹就是阻止她再唱下去的托词。他们都认为这是一首情歌,学生早恋的事,够叫人头疼了,不能叫他们听这样的歌,沾点边儿也不行;大概更担心她再唱下去会把爱情俩字唱出来。
换换样吧,老师?咋一劲儿光唱歌啊!学生们在下面胡乱叫嚷起来。
正想退下去的白兰,像受到提醒似的转过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