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一章:回家探亲  忧乐记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不几日,子午、余下回到终南山,这才放下心来。许多日都在路上,很是辛苦。一到终南山就回屋歇息去了,不知睡了多久,扁头喊他们吃晚饭才迷迷糊糊醒过来。扁头不懂他们如何此番赶路就如此疲倦,准备吃饭后问个清楚明白。

子午端着碗,低下头,细嚼慢咽,沉默寡言。余下倒装作若无其事,有说有笑。扁头感到诧异,张明远也感到蹊跷。或许二人赶路疲倦,自然如此,余下毕竟还小,子午是大师兄,这般沉着冷静倒也在所难免。“余下,此番去青城山,可有什么收获?看你兴高采烈,莫非明浩离开,没人打扰了不成?给俺说说看,快说。”扁头乐道。“师伯,此番去成都府,倒没什么稀奇古怪的事,只有一件事很是蹊跷,还望赐教?”余下笑道。张明远一怔,马上放下碗筷,追问:“何事?子午,你说?”

“师叔与阿长师伯给我们大家讲故事,明红、月儿、明浩、怡乐,一个都不少。这男女老少,席地而坐,竹林幽幽,听师叔讲故事,就感觉很奇怪,不知何意?”子午缓过神来,只好抬起头,灵机一动,微微一笑。扁头听了这话,也挠了挠后脑勺:“不会吧,阿长是不是出了馊主意。无极他不会这般无聊。俺断然不信!明远,你说呢?”说话间看向张明远。“师父,师叔讲故事也罢,他居然讲的是太祖武德皇帝的故事,可谓生平奇闻,娓娓道来。”子午也看向张明远。

张明远一怔,马上若有所思:“不知无极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他年轻时古灵精怪,难道如今又返老还童了不成?”“可不是,师叔就是返老还童了,当然他也不算老。”余下点了点头。张明远追问:“他都讲了些什么?”“讲故事倒也没什么稀奇,可太祖故事,他偏偏就疏漏了两件事。”子午纳闷万分。余下也不解道:“一个叫做陈桥兵变,一个叫做杯酒释兵权。”“俺对这个烂熟于心,想必他以为你们都知道,故而就不讲。”扁头笑道。张明远也深以为然,马上乐道:“或许是这缘由,这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说话人的剧本里比比皆是,故而不必说。”

“弟子看,没这样简单。”子午却不以为然,马上疑惑道。余下也掷地有声:“不错,还望师父、师伯教诲。”“俺以为,太祖武德皇帝,这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并不光彩照人,无极是不想你们也学,故而回避。至于杯酒释兵权这事,也是做皇帝的手段,你们也不必学。故而他回避这两件事,你们可明白了?”扁头马上蹙眉,熟思道。张明远语重心长道:“不错,为师以为,便是这般意思。要说太祖武德皇帝,乃是一生传奇,令人仰慕钦佩。”说话间拱手作揖。

“至于太祖如何令人仰慕钦佩,想必你们无极师叔与阿长师伯早已为你们说的很是清楚明白了。”扁头笑道。子午却意犹未尽,马上请教:“师伯,弟子感到意犹未尽,还望赐教?”“不知师父、师伯如何看待太祖,还望赐教?”余下也拱手道。张明远仰天长叹:“贫道所知的太祖,是个武林高手,浑身是胆,打抱不平,行侠仗义,功名利禄,顶天立地。”“你们可知,胖是富贵相。太祖登基大宝以后是个胖子,浑身上下都胖。这胖子里的皇帝,想必太祖算一个美丽动人的大胖子。以胖为美是李唐的习俗,杨贵妃那叫胖么,不,那叫丰满。而太祖也不叫胖,叫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扁头乐道。众人哈哈大笑,乐此不彼。

饭后,扁头果然追问子午闷闷不乐的缘由,子午却吱吱唔唔,搪塞些疲倦之意。张明远再问,子午、余下也不再说话,只是说自己有些劳累。

“子午,你的眼睛瞒不过为师的眼睛,有什么心事,但说无妨?为师也年轻过如若有事,但说无妨,不必遮遮掩掩,自寻烦恼?”张明远盯着子午的眼睛,问道。子午神情恍惚,摇摇头:“师父多虑了,没什么,弟子只是从青城山回来感到疲倦。”“余下,你说,俺眼里不揉沙,你们二人为何此番回山,与往日不同。往日回来说说笑笑,可今日却有些蹊跷。余下你虽说说说笑笑,可看上去分明就勉为其难。子午更是心事重重。俺且问你们,你们要实话实说。”扁头看向子午、余下。“师伯不必猜想,这明红与月儿、明浩离开终南山去青城山,我们想不通。其实他们留下也没什么不好,你看今日的饭菜就不好吃。”余下寻思,好家伙,师伯一定是试探什么,就马上笑道。张明远听了这话,半信半疑道:“果然如此?我看不是吧,明红没来终南山之前,你们也没这般挑三拣四,明红走了,你们的胃口倒大开了,岂有此理?”

“不错,就是如此。明红做菜好吃,师伯难道不知道?”余下点了点头。

扁头问道:“嗯,有些道理。不过这也算缘由?”“当然,常言道,柴米油盐酱醋茶,行走江湖,一件事少不了,便是吃饭。如若没什么胃口,做什么都闷闷不乐。无论武艺高强到何等地步,如若少了美味佳肴,岂不了无情趣?这行走江湖,好酒好菜少不了,是也不是?”子午笑道。张明远听了这话,顿时忍俊不禁:“这话有些道理,这行走江湖,除了好酒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