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一章:胡思乱想  忧乐记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厮杀,却没有用计谋。黄天荡虽说称之为大捷,可跑了兀术。你们虽捉住两员金将,可跑了兀术。虽说,跑了兀术非你们四人之错,可你们没动脑子,没劝谏韩世忠,便是你们的过失。当然,至于韩世忠听不听且不论,你们回来却没人说过,兀术逃跑,你们也有过失之事。这本非你们的错,可问题便在于此。带兵打仗你们不行,可出谋划策总是得心应手,可你们没有。”费无极闷闷不乐,埋怨道。听了这话,子午顿时羞愧难耐:“师叔教训的极是,弟子知错了。”

“不错,是我们的过失,没想到师叔如此明察秋毫。”余下也恍然大悟,低下头。普安面如土色,灰头土脸道:“弟子无能请师父责罚。”“这也怪我们,我们实在大大的冤枉。为将者如若擅作主张,傲慢轻敌,我等也没什么办法,毕竟韩世忠是主帅。梁红玉是他夫人都没办法,何况我们。”武连委屈巴巴,居然反驳起来。素日最听话的武连居然反驳费无极,费无极本欲大发雷霆,可见武连所说不无道理,就闭上眼睛,默然不语。张明远示意四人退出去,子午、普安、余下就慢慢出去了。武连走到一半随即回过头来,瞅了一眼费无极,懊恼不已,自责不已,不该反驳,马上跪在地上,以求费无极谅解,张明远示意他不必如此,武连才点点头起身退了出去。

张明远叹道:“师弟,他们都出去了。”“武连说的有些道理,或许我老了,总是言不由衷,他们才多大年纪,十几岁的青春少年,让他们跟着我们走南闯北,行走江湖,他们无怨无悔就很是不错了,我还苛求他们,岂不自寻烦恼?当初收留他们也是看在他们的定力不错,如若不然,想必也没这般师徒缘分了。”费无极睁开眼睛,嘘唏不已。

张明远叹道:“此番南下,他们忍辱负重,竭尽全力,的确很不容易,我们回来不夸奖几句也是怕他们得意忘形,如若再苛求他们,就难免不近人情了。”

“我们行走江湖时还遇到萧勇、萧燕,他们行走江湖,如何没遇到什么行侠仗义的巾帼英雄。”费无极听了这话,眼里含泪,想起萧燕了。张明远早已听余下说过,遇到了叫做黄香的女子,还遇到一个叫做黄叶的女子,就是不知端倪,故而笑道:“这个嘛,缘分使然,自然就有了。”“那倒也是,我们在男女之事上早已与世无争了,他们可不一样,但愿他们随遇而安,鼓励的话就不说了,如若他们有情有义,也不枉此生。我们到时且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好了。”费无极走到窗边,微微一笑。张明远点了点头:“但愿如此。”“天色已晚,该歇息了。师兄我回房了。”费无极走到门口,慢慢推开门出去,转身轻轻关上门离去。张明远走到窗边,看着外边的明月,泪流满面,不觉想起师父王世贞与师叔大嘴。

次日,费无极带领普安、武连辞别张明远、扁头、子午、余下,回青城山去了。临行前,众人依依不舍也无可奈何。毕竟张明远、费无极目下是两大门派。

“你们又要回青城山去?多住几日,有何不可,为何急急忙忙要走?俺就纳闷了,莫非照顾不周?”扁头闷闷不乐。张明远乐道:“扁头师哥,这阿长师哥一个人在青城山可不容易,难道你就不想他?”“他们恐怕是欢喜冤家,想当年在一起就知道斗嘴,如今很少见面,想必就好了许多。”费无极笑道。扁头居然一言不发,只是微微一笑。

子午看向普安:“到了成都府,给怡乐买些好吃的。”“你还惦记怡乐,嗯有良心。”普安破涕一笑。余下看向武连:“看看吧,眼下终南山与青城山算是各有一个小孩子了。”“不错,京兆府的明浩,成都府的怡乐。终南山的明浩,青城山的怡乐。”武连乐道。“不如让两个小家伙做朋友,想必他们就开心了。”扁头灵机一动,笑出声来。张明远听了这话,深以为然:“如今天下大乱,战火纷飞,小孩可不能遭受战乱之苦。”“怡乐与明浩如若在一起,就怕这童言无忌,乐趣就多了。”费无极点了点头。

子午喜出望外:“看机会好了,小孩远离战乱,实乃理所应当。”普安看向扁头,只见扁头眼里含泪。不知所谓何事,一瞬间也感同身受。余下叹道:“扁头师伯,你这是咋地啦,如何泪光点点?”“这泪光点点,真是世所罕见。”武连转过脸,顿时一怔,扁头咬牙切齿,好似仇深似海。“天下大乱,刀光剑影。最数老人小孩要遭殃,从东京到扬州,想必一路皆是烽火燎原,苦不堪言。”扁头语重心长道。众人顿时默然不语看向远方但见终南山郁郁葱葱,云雾缭绕。

离开终南山,费无极与普安、武连马不停蹄赶往青城山,费无极先上山去了,叮嘱普安、武连在成都府买些蜡烛与纸张再上山。按理说来,青城山不缺这些,原来靖康耻后,朝廷御赐的东西早已用完,终南山有的也是种浩送的,而青城山与京兆府相距甚远,远水解不了近渴,费无极又不好意思向张明远开口要,虽说在终南山看见许多,也不好意思拿,故而到了成都府,就安排普安、武连用宋高宗赏赐的银子钱买去了。普安、武连心知肚明,也不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