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张明远等人与普陀山掌门人沈海天辞别,离开江南,往京兆府而去。子午四人虽说依依不舍,念念不忘普陀山的大海茫茫,海天一色,可毕竟这里非故乡,离开京兆府有些日子了,子午四人的父母也传信而来,询问他们可好。武员外与夫人对武连颇为挂念,这靖康耻早已沸沸扬扬,京兆府传得邪乎,听说太上皇、皇上、后宫都被俘虏走了,武员外感觉事情不妙,武连喜欢的帝姬恐怕也在其中,就大失所望,一看攀龙附凤没有指望,就催促武连回到京兆府,再做计较。自从子午四人离开京兆府后,家里人都牵挂万分。听说金兵搜山检海在江南烧杀抢掠,都怕子午四人有所闪失。张明远与费无极也提心吊胆,就怕子午四人此番南下,太也胆大。韩世忠的黄天荡一战,总算让大宋全国上下松了一口气。宋高宗由此大赦天下,京兆府也感到欣慰。
西夏乾顺听说韩世忠在黄天荡颇有建树也是大惊失色,金兵在江南受挫,必定会到西北找麻烦,西夏乾顺心知肚明,也做好准备,如若金兵势大就意欲趁火打劫,如若大宋势大就,按兵不动,静观其变。宋高宗在韩世忠、岳飞等人的进言提醒下,也同意张明远等人马上返回京兆府,协助种浩防守永兴军路。毕竟,江南黄天荡一战,兀术抱头鼠窜逃跑,接下来,必定会西进。京兆府的压力就大了。韩世忠马上写信,提醒种浩,加强防守。种浩在回信中也提到张明远等人,希望他们快马加鞭,赶回京兆府。
张明远等人跨马抵达襄阳府,一路走来,但见大宋黎民百姓依然喜笑颜开,日子过得颇有宽裕,这江南富庶,自不必说,襄阳城在三国时就名扬天下,如今大宋更是名声显赫。汉水滔滔,气势磅礴,江南虽说秀丽,可襄阳府却与众不同,秀丽中透着刚毅。许多智谋之士隐居于此,已是三国以来的传统,可见此地人杰地灵,奇山秀水,颇为得天独厚,实乃人间仙境。襄阳府的竹林深深,泉水叮咚,小桥流水之间,有茅屋,有田舍,有笛声悠悠,有深山侠客。许多剑法独道的武林高手也隐居于此。张明远等人一路而来,但见携剑跨马的翩翩少年。
余下闷闷不乐,看向竹林,叹道:“离开江南后,不知路在何方?要回京兆府了,却高兴不起来,总觉得此番江南之行,好似一场美梦。扬州城遭到金兵洗劫好似一场梦,黄天荡大捷好似一场梦,普陀山的海天一色更是一场梦。”
“你在喋喋不休说些什么?什么一场梦了两场梦的,江南如梦,可这梦也要醒来。我小时候就听人说襄阳府是我大宋人杰地灵之处,三国时代,许多聪明过人的谋士都隐居于此。今日看了这一片竹林,真是感慨万千,实乃隐居的佳处。”武连随张明远、费无极等人下马,牵马走在襄阳府竹林里,看着余下,笑道。
普安在成都府和青城山见过许许多多的竹林,故而对竹林并不感到稀奇,可这片竹林与众不同,的确颇有仙气。一瞬间也环顾四周,颇为喜欢。
子午在青城山见过竹林,可这襄阳府的竹林实在美丽,一瞬间也喜欢的要紧,就赞不绝口道:“都说江南的风光秀丽,我看除了小桥流水,竹林深深也算一个。”
“此番江南之行,你们四个小子们算是颇有收获了。跟着韩世忠可有什么难以忘怀之事,不妨说说看。”费无极不觉感到神清气爽,就嗅一嗅这青翠竹林间的气息,乐个不住。
张明远看向子午四人:“对啊,说说看。”
“师父、师伯,我感觉韩世忠将军可能命里就缺少先见之明,属于拱手让人的和事老。为他人做嫁衣裳之人,非韩世忠莫属。韩世忠征讨方腊,眼看捉住方腊了,结果被别人抢功了,此番黄天荡本可一举活捉兀术,可韩世忠将军百密一疏,让兀术逃跑了。”武连道。
余下听了这话,也是深以为然,不由嘘唏不已:“他已经尽心竭力了,凡事不可强求。这人越是急功近利就越百密一疏,虽说韩世忠没捉住方腊与兀术,可他在皇上眼里可算功成名就了,毕竟苗刘兵变,韩世忠力挽狂澜,勤王妥当,让高宗复位,这功劳,想必高宗皇上难以忘怀。”
“韩世忠将军的夫人也是不可小觑,虽说出身卑微,可如今黄天荡击鼓战金山,便名扬天下了,实乃巾帼英雄。”子午想起韩世忠的夫人梁红玉,就赞不绝口。
普安想起扬州城的点点滴滴,想起黄天荡的点点滴滴,不由慨叹一声:“如若金人不南下,我等恐怕也不会到江南走一遭。”
“为师来过江南,还是太上皇到镇江府烧香的那年,春寒料峭,江南初春,果然美不胜收。”张明远回忆往事也是热泪盈眶。
费无极也想起那一年,到镇江府迎回宋徽宗,那时没想过会到江南,一直感觉东京最好,江南荒僻,可到了江南才发觉,江南富庶,不可计数。如今到襄阳府,才感觉,江南如人间仙境。
“师父、师叔,襄阳府真是不错,我们何不住上一宿?”子午见师父、师叔对襄阳府的赞不绝口,不由喜乐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