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九章:海天一色(二)  忧乐记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九华山连衣师太赞不绝口:“世人皆知终南山、青城山忧国忧民,怪不得皇家对你们如此恩泽。听说张明远与太上皇同年同月同日生,是也不是?”

“虽说如此,可我一介布衣,如何可相提并论。”张明远一怔,马上点了点头。

“一介布衣,恐怕这说法不妥,虽说朝廷没册封,如若册封,你们也是国师了。”齐云山岳江南也只好尴尬一笑,点了点头。

衡山派李浩然马上恭维开来:“终南山与青城山实乃我大宋帝王洞天福地。”

“皇恩浩荡在你们身上,也不是你们武艺高强,乃是忧国忧民罢了。”庐山派钱紫川虽说心中不服,也只好笑道。

“莫非我江南各大门派就不知忧国忧民了?”武夷山李婵娟看向齐云山岳江南,冷嘲热讽道。

雁荡山韩芙蓉也紧随其后:“扬州城之战,我等也是竭尽全力,身先士卒的。如若不是我等出手,想必扬州城黎民百姓会苦不堪言。要不要切磋武艺,看看到底如何?”

“要我说切磋武艺就免了,我等何必内讧,莫如想一想如何应对女真人。”齐云山岳江南素知费无极身手不凡,本想切磋,可被九华山连衣师太如此三言两语就搞得没了心思,再说兀术北逃,宋高宗如今掌控时局,如若自己胡作非为,岂不自讨没趣,想到这里,马上尴尬一笑。

子午想起一个故事,马上乐道:“有个故事叫做将相和。廉颇与蔺相如都是朝廷大臣,蔺相如是文臣,廉颇是武将。廉颇不服气蔺相如,感觉他只会夸夸其谈,不似自己跨马杀敌,保家卫国,故而时常羞辱蔺相如。可有一日,国家有难,无人出使,蔺相如自告奋勇,带着和氏璧出使敌国。凭着三寸不烂之舌,蔺相如完璧归赵。廉颇自后便刮目相看蔺相如了。赵国国王对蔺相如、廉颇推心置腹的说,你们只有同心协力,一文一武,才可保家卫国。自后二人和好如初,同心协力,保全赵国江山社稷。”

“江湖中人可听不懂这个。”余下听了,马上自嘲起来。

普安乐道;“细心听自然明白,这要靠悟性了。”

武连看向远方,不觉泪流满面。当年蔡京与张叔夜不和,李纲与李邦彦不和,故而女真人来势汹汹,势不可挡。如今江湖中人虽说不比庙堂,可情理想通。如若各大门派内讧,女真人从中离间,各大门派你争我斗,想必又是一场血雨腥风。女真人打来了,如若江湖中人还你争我斗,岂不可笑?

衡山派李浩然本想心高气傲打败张明远,可目下情状,恐怕难以挽回,就顺水推舟道:“这海天一色的大海,我各大门派何不到海边祈福,为我大宋江山社稷、黎民百姓祈福,也算我等功德无量了。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不错,这主意很好。”庐山派钱紫川马上喜笑颜开。

齐云山岳江南一看比武没戏,只好点了点头:“素闻普陀山观音菩萨灵验之极,且看看也不错。”

九华山连衣师太笑道:“灵验不灵验要看心,心诚则灵!”

子午点了点头:“师太所言极是,没想到,师太也读班固的《汉书》,晚辈也读过,可却不知这般道理。”

“贫尼也不读什么书,不治什么经典。只求心无杂念,安心礼佛。只是九华山许多香客来访,偶尔听他们如此说来,故而记忆犹新。”九华山连衣师太,摆摆手,微微一笑。

“师太,请问九华山可有什么灵验之事么?”普安素闻连衣师太在九华山德高望重好打抱不平,许多香客皆佩服有佳,随即马上追问。

“这个----”连衣师太一怔,不知如何作答。

余下示意普安不可造次:“想必九华山处处都灵验。”

“我们去祈福也不错,目下我大宋的确需要祈福。”武连仰天长叹。

“明远、无极,你们以为如何?”普陀山沈海天看向张明远等人。

“客随主便。”张明远等人微微一笑。

众人一同且走且谈,来到潮音洞,面朝大海,心旷神怡,但见远处海天一色,波涛汹涌,白浪翻卷。海鸥展翅,渐飞渐远。沈海天与连衣在前,张明远等人随后,众人站在岸边,念念有词,心中祈福开来。

张明远祈福宋徽宗回到大宋,费无极祈福父母在天有灵保佑自己,子午祈福明红与明浩没有忧伤,武连祈福赵香云不受女真人欺负。普安祈福自己有一个漂亮姑娘共度一生,余下祈福自己遇到赵香云一样的姑娘。其余各大门派皆祈福自己称霸武林,比如武夷山李婵娟、雁荡山韩芙蓉、齐云山岳江南、衡山派李浩然、庐山派钱紫川。

普陀山在茫茫大海之间,若隐若现,似梦似幻,金兵南下以来,江南饱受战乱之苦,许多人流离失所,死于非命,苦不堪言。武林中人目下祈福,也祝福大宋逢凶化吉,黎民百姓脱离苦海。此乃沈海天与九华山连衣师太心中所愿。

次日,沈海天送走各大门派掌门人,独留张明远、费无极、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