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九章:海天一色(一)  忧乐记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还是靠岸比较好,我可不想在船上了。”回到温州,登上海邱大船的武连,看着茫茫大海,不觉嘘唏不已。“海上的船摇摇晃晃,比长江里颠婆的更厉害。”余下笑道。子午神情恍惚,不觉气急败坏开来:“都怪金兵,他们来势汹汹,搞得咱皇上逃到海上躲避。”“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咱皇上这也是聪明过人了。”普安叹道。“你们回来了,兄弟们,一路辛苦,韩世忠将军可待你们很好么?朕千叮咛万嘱咐,要他好生照顾你们。听说你们身手不凡,斩杀两员金国大将,朕要好好嘉奖你们才好。”听公公回报,子午四人依然回来,宋高宗喜出望外,马上出来迎接。“我等回来复命,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子午四人齐声拜道。“不必如此,免礼,免礼。”宋高宗一一扶起,安慰开来。

张明远笑道:“小子们,你们在镇江府随韩世忠将军作战,可学到什么了?”

“虽说你们到了韩世忠将军那边颇为凶险,可比为师好许多。我等与皇上颠簸中海上,不比你们好受到哪里去。”费无极微微一笑,靠近子午四人。“这十几日以来,听说韩爱卿围困了兀术,实乃大快人心。金兵也不再围追堵截,海邱大船靠岸,朕在温州住了几日,就感觉还不错。不过女真人神出鬼没,不可小觑,故而还是还是妥善些。”宋高宗点了点头,哈哈大笑。

“皇上,韩世忠将军与他夫人梁红玉,大战金山,挫败兀术,实乃此番金兵南下首战告捷,我大宋士卒由此不再被动挨打。黄天荡,兀术欲哭无泪,如若不是奸细出诡计,想必兀术定为韩世忠将军生擒。”子午对宋高宗介绍道。“这细作居然是个不得志的秀才,听说,他知道陈东冤死后就愤愤不平,得知兀术被困黄天荡,就偷偷摸摸鬼鬼祟祟与兀术密谋,故而用火攻逃离了黄天荡。”普安气道。“陛下,虽说兀术跑了,可女真人此番却丢盔卸甲,逃之夭夭。”余下见宋高宗大失所望,就叹道。“不过女真人依然在江南横行霸道,胡作非为,如之奈何?”武连仰天长叹,泪眼迷蒙。“陛下,李纲、宗泽曾说出师北伐,迎回二帝。陛下对此事,又当如何?”张明远想起太上皇宋徽宗,就看向宋高宗。费无极见宋高宗面露难色,就打圆场:“明远师兄,你这般问皇上,恐怕不妥。”

宋高宗摆摆手,微微一笑:“没什么不妥,朕说过,你们实乃朕的故交,但说无妨。要说父皇与皇兄如今虎落平阳,朕不伤心难过自然是造谣生事,离间我父子三人。素闻苏门三学士,皆荣辱与共。难道我堂堂帝室之胄反不如做臣子的,岂不可笑?朕只是眼下力不从心,等局势好转,朕自然妥善安排。”话虽如此,可宋高宗心中依然感觉,他们多管闲事,自己的母后一定要回来,父皇与太子再做计较未为不可。

子午看宋高宗在熟思,就寻思,皇上如今变得优柔寡断,与当年判若两人,并不雷厉风行了。当初的康王不见了,变成如今的高宗皇帝,想到这里,不觉热泪盈眶。余下笑道:“苏门三学士,苏洵、苏辙、苏轼,他们父子三人靠着文章名扬天下,也是无出其右。”“苏门父子三人,苏东坡最鼎鼎大名。想必苏洵与苏辙也会羡慕嫉妒。”普安见气氛压抑悲伤,就乐道。武连听了这话,一愣,感觉普安这话是话里有话,想必是故意说给高宗听了,就偷偷瞟了一眼宋高宗,但见宋高宗好似充耳不闻,没什么反应。

“陛下,小子们胡说八道,千万不必在意。”张明远见子午四人这般胡言乱语,迟早会激怒宋高宗,就打圆场道。费无极也道:“韩世忠将军在黄天荡的大手笔,一雪前耻。实乃威名素著,不可小觑。”“不错,韩爱卿年纪轻轻就征讨方腊,威名素著,只是当年被人抢功,童贯又一手遮天,自然韩爱卿就难以显山露水。如今朕登基大宝,便可让我大宋有勇有谋的文臣武将大显身手。”宋高宗赞不绝口,笑道。

子午推心置腹,介绍开来:“皇上,韩世忠将军是个豪爽之人,他直言不讳说我们不会带兵打仗,这也是实话。”“韩世忠将军对我们很好,你如何在皇上跟前告状说他的坏话。”余下一听,马上责备子午。普安乐道:“这也叫告状?岂不可笑?皇上心知肚明,不用我等解说。”“陛下,我如何不懂,还望赐教?”武连看向宋高宗。

宋高宗哈哈大笑,乐此不彼:“韩世忠的确心直口快,为人顶天立地,光明磊落,真大丈夫也。朕爱惜此人文武全才,无出其右。他告诉你们的皆是实话,你们以为如何?朕也知道你们不会带兵打仗,故而让你们听从韩世忠调遣。”

“兵法是带兵打仗的将才必不可少的才能之一。他们四人武艺也平平,何况兵法,就更是知之甚少了。”张明远捋了捋胡须,叹道。费无极语重心长道:“别说他们,贫道也对兵法知之甚少。要说单打独斗,万马军中探囊取物般提几个金兵脑袋还是绰绰有余。”

“朕却不同,带兵打仗也可以,单打独斗也不错。”宋高宗居然自说自夸道。

子午素知宋高宗做康王时就弯弓射箭,跨马如飞,如今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