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普安、余下、武连六人。张明远等人得知沈海天诚心诚意,不好推却,故而留下。子午四人心烦意乱来到海边看着茫茫大海,且走且谈。
子午走在沙滩,但见金光闪闪一片沙滩,海水与沙滩,时而亲近,时而远离,水润金沙,沙怀海水。万里无云,远处海水湛蓝,近处却并无任何颜色,海风吹来潮湿之气,打在脸上的沙粒,好似亲吻脸庞。
普安看向郁郁葱葱的普陀山外一片大海,不觉心潮澎湃,自小在京兆府长大成人,只见过渭水滔滔就感觉很不一般,可眼下才知这大海与河湖大有不同。不说一望无际,且说气势磅礴就非同一般。海水袭来咸咸的味道,而渭水却只有那默默无闻的无语流淌,没有什么滋味,有的只是八百里秦川的历史风韵。渭水的泥沙带走古老的蹉跎岁月,而普陀山外的大海却是神仙境界,与世隔绝。
余下素来喜欢水,小时候玩水好不快活,水性还是很好,这时他灵机一动,想脱衣下海,可子午三人马上拦住,告诉他不可鲁莽,大海与渭水不同,这海边游水最是危险,海里的鱼种奇奇怪怪,如若被哲就麻烦了。听沈海天告诫过,目下普陀山海边不可下水,海里时有鲨鱼出没,颇为凶险。
武连目下想着赵香云,没什么心思看海,只是目光呆滞,神情恍惚,心里念叨着,云儿,你还好吗?
正在此时,沈海天突然出现,从郁郁葱葱的小路而来,子午四人见了马上迎上前去,众人一同,且走且谈。片刻,坐在海边的大石头边,说起话来。
“你们此番在黄天荡可有什么收获?”沈海天素知子午四人在黄天荡的身手不凡,就叹道。
“前辈,要说收获,便是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江湖与庙堂有所不同,如若金戈铁马,想必单打独斗就捉襟见肘了。”子午道。
“不错,要说带兵打仗,我等武林中人自然不如许多节度使了,比如韩世忠这等文武双全之人。听说韩世忠此人也是身手不凡,颇有威勇。”沈海天点了点头,推心置腹开来。
余下介绍道:“前辈有所不知,韩世忠将军不但威勇,还颇有谋略。”
“韩世忠将军也并非有勇有谋,正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还是让兀术跑了,如之奈何?”普安不以为然,不服气道。
武连也嘘唏不已,大失所望道:“不错,韩世忠没捉住兀术,只是斩杀金人两员大将,还是没什么大用。须知,擒贼先擒王,射人先射马。这杜工部所言极是,如若跑了兀术,想必下回兀术还会前来。”
“你们哪里知道,虽说没捉住兀术,可南渡以来,围困金兵四十八日,几千人对付十几万人,已是不简单。不可贪大求全,贪心不足。目下女真人师弟,不可与争锋,此乃情势所迫。毕竟靖康耻后,大宋一蹶不振,人心浮动。”沈海天听了这话,笑出声来。
“前辈可知普陀山可有什么人物么,还望赐教?”子午素来喜欢追问野史与当地历史人物,故而向沈海天请教。
“秦始皇年间道家之人多如牛毛。有个叫做安期生的道人曾受学于河上丈人,卖药于东海边,人称‘千岁翁’。相传秦始皇东巡时,以重金召他去寻求长生不老之药。安期生素知秦始皇好杀人,心里害怕就不受其命,对身边人说:‘后数十年求我于蓬莱山下。’不久安期生渡海至桃花岛、马秦和普陀诸岛隐居修道,以避其祸,秦始皇得知后大发雷霆命人四处追击,可无果而终。目下普陀山几宝岭下东侧岩洞中有‘仙人井’,其水虽大旱大潦亦无增减,色味甘洁,井窟中寒气侵人,虽酷暑不可久居,相传为安期生炼丹之处,贫僧曾率弟子亲往查看,果然非同一般。西南海中的桃花山,传说是以安期生洒墨成桃花而得名。我普陀山上的会仙峰,亦名天柱峰,丛岩耸峙,广崖巨壁,展列如屏,冥蒙杳霭,恍若神仙来会,相传当年安期生曾鸾骖鹤驭来游于此,实乃天外飞仙。追怀者有诗《安期仙井》云:‘安期炼丹处,遥指仙人井。华盖结树冠,玄泉烹清茗。寒懊复暑凉,甘润称逸品。任凭沧海淼,只取一瓢饮。嗟尔名利客,至此应知省。世人多弃此,熙攘几宝岭。’诗《会仙峰》云:‘会仙峰上待仙来,鹤驭鸾骖仔细猜。天柱巍巍高百丈,分明海上是蓬莱。’又有诗云:‘群仙高会处,即此是蓬莱。略试神通手,莲花顷刻开。’”沈海天见子午问的诚恳有礼,就眨了眨眼睛,叹道。
余下马上追问:“前辈,除了此人,还有何人?”
“另一位曾在我普陀山经年累月隐居修道之人是梅福,字子真。他精娴诗书,博学多才,曾补南昌尉,因见王莽擅权,汉室将倾,便弃妻子,隐姓埋名,于汉平帝元始年间渡海来普陀山,结茅山椒,采药炼丹,直至终老。后人因此称此山为‘梅岑山’,此名沿袭到我大宋。还记得宣和年间,山上尚有梅福留下的‘履迹瓢痕’。眼下我普陀山普济寺西北有梅岑峰,冈阜起伏,林壑幽美,峰顶建有梅福庵,相传是当年梅福结茅隐修之处。梅福庵内有灵佑洞,又名炼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