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三章:江山如画  忧乐记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到了孙羊店,老板娘与伙计赶忙迎了出来,一看这帮人物,与众不同,气度不凡,料定是贵客临门,故而马上送到楼上去。

侍卫先进去查看一番,安排妥当后,宋徽宗、张明远、蔡京、童贯、高俅等人便径直上了一个阁楼雅间,此间处汴河之畔,又距虹桥不远,远望而去,桥上人流浮动,桥下商船过往,好不壮观。店铺酒楼错落有致,汴河两岸风光无限。立于窗侧,远眺而去,真有一番旷远之感,别有一种览物之情。令人心旷神怡,让人备感洒脱。

宋徽宗心旷神怡,对张明远点了点头,微微一笑。蔡京等人也感觉,方才怕是有些自以为是,原来这孙羊店也是与樊楼不相上下,应有尽有。只是这店名有些俗不堪耐,寻常无奇,不似樊楼的雅致与内敛。

高俅吩咐店小二备了一桌,看得是虽非山珍海味,但却是美味佳肴,闻得是虽无香飘万家,但却为扑鼻满堂。再加上,美酒飘香,其香其醇,更是令人垂涎三尺,何况还用话语言说。宋徽宗、张明远、蔡京、童贯、高俅聚于一桌。三个侍卫也相聚一桌,不过是在外间而已。

只见,此处乃是一个装饰颇为文雅的所在,雕梁画栋,诗词歌赋挂在墙侧。宋徽宗方才一走进去,定睛一看,惊喜欢的不得了。有两幅画,一幅画上,画的是几条鱼在荷花旁边游来游去,另一幅画,画的是小桥流水与人家。张明远看着也感觉画作不俗,颇为赏心悦目。蔡京、童贯、高俅一眼看去心中也啧啧称赞。

宋徽宗看着汴河上虹桥处,欢声笑语,摩肩擦踵,顿时喜笑颜开,马上笑道:“如今酒楼林立,没曾料想,黎民百姓的日子过的如此之好。”

“如若女真人不来滋扰,想必还会更好。”张明远寻思,这不过是皇上的一厢情愿,就笑道。

蔡京眯眼一笑,忙道:“东京百姓怕是不在家中饮食,乃是酒楼做客了。”童贯笑道:“谁说不是,他们最爱东坡肉。”高俅忙道:“童大人,你看看,方才说什么让陛下去尝一尝东坡肉,你这实在是有失体统。”童贯笑道:“东坡肉怎么了?”高俅捋了捋胡须忙道:“猪肉乃是平民百姓的食物,苏东坡是个曾经谤言过天子的人,又是曾被贬谪之人。他的东西,陛下如何可以去碰?说恐怕也是不合时宜的。如若是羊肉和驴肉,自然不说什么。”“奴才不知,还望陛下见谅,二位大人勿要见怪。如此说来,便是贵羊而贱猪,贵驴而贱猪了。”童贯叹道。“也非如此。”张明远摇摇头笑道。

宋徽宗语重心长道:“罢了,罢了。苏东坡,朕也是颇为欣赏。才高八斗,文思敏捷。诗词歌赋,大家风范。你们看那边是他的浪淘沙词,是米芾书法,不错,不错。”众人转过头去一看,果然有一副字画在那边,颇为典雅。字画下面有一花盆,里面的牡丹花或红或黄或白,令人赏心悦目。

蔡京眯眼笑道:“陛下,那是印染字画。如今在东京城司空见惯,多如牛毛。许多画人的画作如若吃得开,市面上便有印染的稀罕物横空出世。”

宋徽宗又看了过去点了点头道:“苏东坡的词,米芾的字,都不错,不过蔡太师的书法也不错,是也不是?”“苏东坡的书法也不错,画作也不错,词作也不错,为人处事也不错。”张明远捋了捋胡须,微微一笑。蔡京、高俅马上陪笑道:“明远道长一连几个不错,莫非苏东坡就很不错,怕是赶不上陛下的才华横溢了。”张明远便与之哈哈大笑开来,宋徽宗更是喜笑颜开。

顷刻,宋徽宗看着蔡京、童贯、高俅,神情肃穆道:“我大宋如此繁盛,都是靠你们了。功不可没,朕敬你们一杯。来,干!”蔡京等忙拱手道:“太上皇,您过奖了不是。此乃太上皇洪福齐天,我们有什么本事。多年来,如若不是太上皇洪福齐天,老臣也是苦不堪言。”“是啊,太上皇过谦了,过谦了不是。”童贯笑道。高俅亦笑道:“太上皇,我们不如吟诗作对,如何?”“好,好。酒楼之外风光无限,助助雅兴也好!”宋徽宗笑道。高俅言道:“如此便是赏心悦目了,太上皇,先请。”宋徽宗欲让,张明远、蔡京、童贯、高俅均笑道:“太上皇先请,太上皇先请。”宋徽宗便站起来,慢慢独步到了窗侧,远远一望,只见虹桥就在不远之处。此时此刻依然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人群来来往往,熙熙攘攘如潮一般。叫卖声声入耳,竟然大有盖过酒楼里琵琶弹奏之势。走了走,转过身来便道:

汴河之间,桥上桥下显我大宋好风光。

“好,太上皇之联为我等开得好头。”蔡京、童贯、高俅笑道,一个个拍手叫好,齐声喝彩。“太上皇果然妙语连珠,出口成章。”张明远心中虽不以为然,可既来之,则安之,故而也是喜笑颜开,赞不绝口。“过誉,过誉,诸公过誉。”宋徽宗摆了摆手,笑出声来。蔡京又道:“太上皇此联,大气、文雅,有气魄,我等自愧不如,自愧不如。”童贯笑眯眯的忙道:“太上皇如此,便是才高八斗。”“太上皇乃是才情高,如此佳句,大可流芳百世。”高俅看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