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六章:园林之美  忧乐记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也在宋徽宗对面,喜乐无比。蔡京和童贯、高俅、李邦彦围坐一桌,虽心中不悦,可也不好发作,只能强颜欢笑。那凳子也是楠木精雕细琢之物,桌子上摆着各色水果,像是桃子、水杏、荔枝、龙眼一类,那果盘倒也别致,乃是花色瓷器。画舫外面锦鳞游泳、一碧万顷,时不时还是沙鸥翔集。众人看去便是赏心悦目的所在,一个个也倍感喜乐。顷刻出了芦苇荡又进荷花池,拐过一小岛又见一座桥。

宋徽宗笑道:“这小岛上应该建个小亭,如此登高望远,岂不心旷神怡?诸位以为如何?”蔡京忙道:“陛下所言极是,只是林灵素道长说:‘日月同光,不符合风水。此处还是空下的好。’因此就没有建,如若陛下喜欢,微臣马上吩咐下去,立刻动手便是。”李邦彦笑道:“陛下喜欢就好。”“明远,你家师父可说过这话?”宋徽宗问张明远。张明远微微一笑:“这个我可不太懂,故而说不好。张继先天师可能知道,至于我家师父知道不知道,我就不知道了。”“家师让我们读《道德经》,也习武,至于风水学,实在没教过。”费无极只是看过相关书籍,可没学习过,故而老老实实道。“风水学,龙虎山想必懂的多。”种浩笑了笑。“这中原风水学,我大理也略知一二,不过也是略知一二。”段和誉点点头。

“这亭子还建么?还望圣上示下。”蔡京问道。“不必,既然林真人如此说,那就这样吧。我乃是从建筑美学去想,哪里知道又冲撞了我道家风水。”说着宋徽宗又道:“今日天气和暖,到这里逛逛便是赏心悦目了。别无他求!”童贯此时若有所思,顷刻,笑道:“陛下乃是出口成章,才华横溢,何不作诗一首?便是这秀美风光的造化了。”

李邦彦意欲发怒,蔡京瞪了一眼转过脸去看着宋徽宗马上眯笑道:“这般提议自然很好,陛下就为金明池赋诗一首,也好名垂青史。有道是,人主当以四海为家,万事当以太平为娱,方今岁月几何,何必苦了自己,快乐乃是最大追求,还望陛下明白。”高俅笑道:“二位所言极是,陛下就让我们也受享一下艺术如何?便是三生有幸了。”几个大臣也推让宋徽宗,张明远、费无极、种浩、段和誉也推让起来。宋徽宗望了望远处,只见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林叶青翠心旷神怡,他看了片刻,就不紧不慢道:

琼瑶错落密成林,桧竹交加午有阴。

恩许尘凡时纵步,不知身在五云深。

一语落地,一个个啧啧称赞开来。蔡京笑道:“陛下所言极是,这金明池里都是我大宋典雅所现,亭台楼阁、雕梁画栋,像个东京微缩景观之处。”李邦彦忙道:“如此之地,便是翰林院的画师们写生的好地方了。”

宋徽宗忙道:“那是自然,以后让他们多来看看也未为不可。朕的《诗帖》、《柳鸭图》、《池塘晚秋图》、《竹禽图》、《四禽图》这些他们也可以参考参考。”蔡京忙道:“的确如此,陛下御题的《芙蓉锦鸡图》、《腊梅山禽图》也是好生了得。还是陛下有眼光,怕是陛下要好好栽培栽培才是。”李邦彦忙道:“陛下天下第一,莫可能及,翰林院还是陛下要把把关,否则就不成大器。陛下,《宣和书谱》、《宣和画谱》、《宣和博古图》已经编纂的差不多了,微臣昨日已经拜读,妙笔生花,娓娓道来。陛下放心,这些应该可以成为后世参考的画科大作了。太师功不可没,乃是费神劳思之事。”“如今宣和年间,琴棋书画,我大宋实乃天下第一。不知画学有些什么科目?还望皇上介绍一番,让我等了然不惑。”张明远点点头。

宋徽宗道:“这画学分为佛道、人物、山水、鸟兽、花竹、屋木六科,摘古人诗句作为考题。考入后按身份分为‘士流’和‘杂流’二类,分别居住在不同的地方,加以培养,并不断进行考核。入画院者,授予画学正、艺学、待诏、祗侯、供奉、画学生等名目。”“我大宋要文武双全才是。”费无极笑了笑。

宋徽宗问张明远:“明远,你可知如何画孔雀?”“不知,还未见过孔雀。”张明远摇摇头。段和誉原本知道孔雀的,也见过不少大理国画师如何画孔雀的技法,只是眼下为了博得宋徽宗的爱慕虚荣,就装傻充愣道:“我大理国有许多孔雀,不过如何画孔雀,本王就不知道了。还望皇上明示。”

“孔雀登高,必先举左腿。鱼儿游动,必先摆其尾。凡画,必得要法,正所谓:花妩媚,叶飘逸,枝挺劲,草绰约,石玲珑,鸟飞鸣,兽跳跃,虫蠕动。一物皆有一物的妙法。”宋徽宗洋洋得意之际,喜乐无比的答道。张明远、费无极、种浩、段和誉,无不暗暗传奇,深以为然,颇为叹服。

“京兆府也有许多书画院。不过可没皇上说的这般传神。”种浩喜笑颜开。“我大理国没有这些,还要从东京学习一番。听了皇上所言所语,我大理国愧不能及。”段和誉乐此不彼。“栽培翰林院的学生,陛下还要费心,微臣可没这个本事。”李邦彦道。宋徽宗笑道:“还得他们自个体会,莫非他们去歌舞场风流快活,也让朕去栽培他们?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