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子一招制服!”
话说曹家四子晓得这甄宓武功绝高,出手看似轻绵飘逸、平平无奇,但实则如雷轰、似电闪,成至快至猛之极。四子同时出手,出的皆为自己最为厉害的绝学,在场群豪不乏好手,见得四子招式彪悍如龙、凶猛似虎,端得是名家气象,皆是由衷钦佩,呼出彩来。可群豪彩声只喝了一半,便已是轰然而出的“咦”声。原来是那甄宓在四子的共围强攻下依然身形不动,那只彩云水袖似轻搅了一波清潭般、自四子腰间一扫而过,落手之处皆为四子的鸠尾穴,练武之人皆知这鸠尾穴乃人体任脉浮游之气的聚集所,只需被人轻轻点中,气血便会为之而滞,人体便生有头晕目眩、不得行动之感,故而为人体五处定身穴道的主位。四子排山倒海、雷霆轰轰,却不敌这甄宓轻袖一拂,群豪如何不讶?
夏侯惇被甄宓一击而中,恼她心口不一,方要开骂,又觉眼前一花,一阵淡雅的香气钻入鼻中,还未反应过来,喉间哑穴已被甄宓点中。幸得甄宓其意不在伤人,下手极轻,只是一点而过,只是嫌他聒噪、不得言语而已。甄宓点中夏侯惇的哑穴后,右手一展、云袖长伸,径直将夏侯渊的双手胳膊给裹了,随后便是咯噔一声轻响,群豪直以为甄宓因夏侯渊辱骂之仇忿而将他双臂拆断时,却见得夏侯渊面色由惊转喜,更是听他口中说道:“姑娘大恩,妙才今生铭记。”甄宓微摇臻首,也不答话,长袖翩翩又卷,将四子尽数裹了,也不见她如何发力,四子身子随着那灵蛇一般的长袖拔地而起,在空中一卷,再睁眼时,非但已是稳稳当当的坐在马背上,便是连身上方方被甄宓所点的穴道也是解了。
群豪正不明所以间,那夏侯渊陡然跪地拜倒,口中说道:“在下出言侮辱姑娘,姑娘卸我双臂,乃是应得之罪。姑娘菩萨心肠,替我接上断臂之余,又相助我打通了上肢手脉中的淤积气,如此善行、无异赠我十年内力,夏侯渊何德何能、受得姑娘如此大恩?!”夏侯惇等人闻言不由大喜——他曹家祖上曾有一位武学名家,名唤曹参,此人少年时周游四方、寻访天下名师,得以通融诸般武学,学成之后、跟随刘邦于沛县起兵反秦,以其雄才武略东征西讨,终助得刘邦打下了这万里江山,刘邦建汉称帝后,对亲近之臣论功行赏,曹参功居第二、赐爵平阳侯,惠帝之时更封为武丞相,可见其武功之优。曹参亡前,传下了一卷武学典籍,载有生平的武学精要,名曰“平阳武录”。曹家后人得了他的福荫,于官场之上纵横捭阖自不消提了,便是些不好权谋的子辈衷于武学之道,勤习“平阳武录”中的武学,倒也往往能成一世之雄。只是后人资质终究难比那曹参的经天纬地之才,数百年中,未有一人能同时精悟“平阳武录”中所载的刀、剑、枪、矛、盾、锤、弓、索、镖、拳、掌、腿十二法之要,故而到得夏侯渊这一辈,曹家诸子不敢自比强爷胜祖,更不去求那贪多不厌,每一人在通学“平阳武录”十二法之后,择选个一门作为精学之用,故而曹仁长于盾守、曹洪擅于刀斩,诸子中以夏侯惇夏侯渊两兄弟的悟性为高,那夏侯惇最优,同兼刀法、拳法、腿法三门的妙诣,夏侯渊稍微逊之,精于弓箭、腿法,第三门掌法却是一直难通玄关,将数股滞碍之气皆埋在双臂内。他早年也曾勉力强求,可武学一道讲究个人因缘,他数年苦思而不得其解,便断了强学之心。孰料这甄宓非但自身武功绝高,今日与夏侯渊不过初识,便已从他的身手间看出夏侯渊掌法难成的症结所在。故而她先是卸了夏侯渊的双臂关节、又以内力震裂其虎口,以逼出其中淤气,待得淤气散尽,她在接臂续骨之时更以绵柔内力冲击夏侯渊的双臂经脉,成其大渠之势。只是她所学的天书武学反道而行,出手颇出常人的意料,加上她向来独来独往,不喜与他人做口舌的争辩,这才被众人误会。
曹家兄弟既是晓得这其间的妙处,自然是喜上眉梢,一个个跪倒于地,对着甄宓谢道:“姑娘大恩,我等没齿难忘!”那夏侯惇更是将一颗热血头颅磕得咚咚作响,腆着笑脸说道:“甄姑娘、甄姑奶奶,俺先前对你又是打又是骂的,实在是不像样子,现在给你磕头赔罪了。”群豪一时半会儿间虽是难解这其中的关系,但见得己方众人不再互相敌视,一颗颗吊在嗓子眼的心终是放了下来,此刻又听得这夏侯惇知错就改、想他也是个至诚至性的好男儿好汉子,委实有趣的紧,一个个忍俊不禁,笑出声来。那甄宓虽不喜这世间的人情欢喜之事,但见这夏侯惇似个大小孩儿一般,不禁想起早年时的自己,心头稍稍一宽,冷若冰霜一般的玉脸上不自觉的露出一丝微笑来,她这一笑,宛若冰河花开、新雨芙蓉,极淡却又是极美,众人只瞧得痴了。可那笑容须臾即逝,群豪正惋惜之时,又听得她那银铃一般的玉音缓缓言道:“夏侯将军不必多礼……我方才所为也不过是尽得一份故人之情而已……”
甄宓一说到“故人”二字,张辽、皇甫嵩这些知道她与乱尘前尘旧事的人不免心中微微轻叹,皆道这世上沧桑、情爱无常,纷纷为她二人惋惜,可那夏侯惇却不晓得这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