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三章 故国萧瑟三千里,双泪阒然落君前。  十方英雄传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虔晃我敬你也是一方豪杰,今日你我在此分个上下,决个高低,如果我输了定当自己了断血溅三尺,望你饶过我手下的将士,放他们北归;如果我赢了,希望你们听听慕容先生自己的意愿,不要横加干涉。”

“好,就你我一战定输赢,免得搭上他人的性命。”王叔从身边兵士的手里取过一把钢刀。

正要上前拼杀,却被旁边的侄子拉住,“将军,我可以代替我二叔与你比试吗?”

新罗人打量一番大延广,挺胸傲然地说:“可以,别怪我欺负孩子就好。”

王叔不无担心地阻止他,王子胸有成竹地微微一笑,“二叔,杀鸡焉用宰牛刀?你就放心吧。”

话出人到,他手擎一杆大枪跳入场中,枪对刀犹如蟒蛇翻身虚实换无常,刀抵枪胜过泰山压顶驰缓破凶险,周围的江湖英雄、官兵将士乃至从火堆里逃离的船客们都为双方捏了把汗。

但毕竟这是一场年老力亏和血气方刚的对话,几十个回合后新罗人已是气喘吁吁,汗流浃背了。

王子心中暗喜,更加使出浑身的解数,一招快过一招,一枪猛过一枪,招招要命,枪枪刁钻。见将军只有还手之力,认输自尽就在眼前。

俗话说:“吉人自有天相。”

就在将军力不从心之危急时刻,从人群中跃起一人,威风凛凛口中大喊:“郑年叔叔,我来助你!”

但见来者是个少年英才,十五岁的光景,浓眉虎目,大耳有轮,中等身材,长得敦实有力。

他单臂抡起一杆金枪,呼呼作风,直逼大延广。

这枪法真可谓,平下里横扫千军,竖起来穿天破地,出神入化,力大枪沉。金枪在掌中一抖,借气发力,一枪变两枪,两枪生四枪,转眼间身前身后遍是枪花,有实有虚。在月光下,刺出点点寒芒,让人目不暇接。

忽地脚下疾步如飞,纵身擒枪攻入,一招长河贯日,势不可挡,逼得王子步步后退。

大延广也不示弱,大枪拨开金枪,分心便刺。

小伙子金枪护体忽又似落叶飞花,枪头化作漫天飞舞的花瓣,罩出一片金幔,舞得风雨不透。

几十个回合少年故意卖了个破绽,王子哪里知晓?还以为是天赐良机,暗自窃喜,全力挺枪跟进,逼着对方向后避走。

取胜良机怎能失之交臂?大延广端枪紧追,哪知正中人家的诱敌之计,见少年英才一招似灵猿矫捷,倒提枪杆侧身翻转,枪尖上挑,径直扎出,人枪化成一道飞鸿,金枪不偏不倚向王子前心疾刺,大延广再想躲避那是不可能的了。

就在命将归西的阴阳交界之间,那少年金枪倏地回撤,大吼一声“到此为止吧!”

王子面露惭愧,心有余悸地抱拳退回本部,王叔大虔晃急忙私下安慰。

“阿弥陀佛,这位施主可是泰山秦靖秦英雄的徒弟吗?”一直在旁边观瞧的义玄和尚发话问道。

少年就是一愣惊奇地问:“禅师,你是怎么知道的?我师父正是秦靖,我是他老人家的二弟子高顺励。您是哪位呀?”

和尚会心地一笑,“善哉,不出贫僧之所料,你这秦家枪与你师父如出一辙,尤其是那回马枪,瞬时让贫僧想起十年前鸡足山的往事。可能你与我未曾谋面,不很熟悉,但提起我师父希运大师,你一定是晓得的吧。”

励儿眼光一亮,仔细端详那和尚,恍然大悟大声地问:“师父是希运大师的首座弟子义玄禅师吧?我是早有耳闻,就是无缘相见呀!”

和尚亲切地回答:“正是本和尚。可我不明白了,你怎么认得这新罗人的呢?”

励儿回头看着郑年,看着他那张同样是茫然的脸,“郑叔叔,还没记起来吗?”他从怀里拿出一物戴在脸上,那是个弥勒假面,“记起来了吗?池州杏花村,这假面还是浣儿姐姐给做得呢。”

郑年喜不自禁地啧啧连声,“秦英雄的小徒弟,哎呀,一晃四年了,都长成大人了,那时我还在徐州银刀军任职。对,池州的杏花村,借问酒家何所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我义弟杜牧的诗,对,他也是秦英雄的义弟。”

在场的众人听他们谈得如此亲热,像是久别重逢的亲人相见,温庭筠向来是不落人后、爱凑热闹的主,他也耳尖听得仔细,凑过去疑问道:“你们谈到的杜牧,是不是现任比部员外郎的杜牧之呀?”

见疑问得到首肯,他抿嘴笑了,“来,你们几位都过来,都得给这位新任淮南节度使行个礼。人说不知者不怪,这位非是别人,将军,你应该管他叫三哥,他乃杜牧之的三堂兄驸马爷杜悰。”话说开了,看真不是外人,彼此相互见礼。

这么一来就是再有矛盾,也没法拉下脸来了,双方经过商议还是询问慕容台的心思吧。

就此喊过来船上的三个人,阎长迟迟疑疑地跳下船,看岸上是一团和气,丈二和尚摸不清头脑,纳闷地悄声问郑将军:“清海镇大使,你们这唱的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