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章 太湖芦荡惊飞鸟,一脉义气薄云天。  十方英雄传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各位!鄙人有事耽搁了,耽搁了,失敬,失敬。”来人陪着笑脸作了一圈揖。

众人起身相迎,“这位兄台,请赎在下冒昧,我们萍水相逢,何劳如此破费呀?”牧之抱拳问道。

“各位有所不知,刚才你们下船时鄙人正好从岸边经过,看诸位气宇轩昂,英雄气概,甚是敬慕。正欲上前结识,怎奈这位小伙子与人发生口角,未敢冒昧。不想伙计上街拾得一条金锁,报知是诸位所丢,鄙人本想立即出门奉还,忽见你们走进店来,这不是老天佑我,结交众位英雄吗?”说完,他拿出一条金锁,正是义方的那条。

看着小义方摸着空荡荡的颈下,那人替他重新戴上,然后是爽朗地大笑。

宾主就座,主人通上姓名,“我乃此镇镇主,姓贾,名和,字达发。不是夸口,这河边上的铺子多半是我家的买卖。不知两位仁兄如何称呼呀?”

牧之首先开口说:“我乃宣歙观察使崔郸手下任团练判官,姓杜,名牧,字牧之。这位是我的义兄,秦靖,家居泰山,这几个孩子是他的徒弟。”

听到杜牧的名字,贾和惊讶地起身施礼,“哎呀呀,我说与众不同吧,您的大名如雷贯耳,皓月当空一般,世上哪个不晓得大名鼎鼎的杜牧杜牧之?大才子呀!您的大作篇篇精彩,尤以《阿房宫赋》使我爱不释手啊。”又是一番的谦逊恭维。

“旺财!上好酒。”主人高声吩咐道。只听“来了”一句长音,堂倌捧着一壶酒一溜烟地跑了进来。

贾店主正欲接过,却被秦爷抢先拿到手里,“贾大哥,初到贵宝地,承蒙厚爱,殷勤款待,无以为报,就由小弟先敬哥哥一杯。”说着话,酒已满上。

雅间里顿时弥漫着醉人的酒香,“这壶里装的是甜白酒,乃我们水乡的特产,何为甜白呢?是用糯米蒸煮几经发酵而成。它还有一个别名叫杜搭酒,民间有句歌谣‘猫屎芋艿杜搭酒,客人吃了不肯走’。来,让我们共饮杯中酒。”这贾店主频频举杯,天生的海量啊。一壶酒几杯就喝完了,又抬来了酒坛子继续豪饮。

“杜老弟,怎么有兴致来我们梅里呢?”贾店主不动声色地随意问了一句。

“是去湖州,那儿的刺史裴元是我的亲戚,受他之邀去观看太湖龙舟大会。”

“裴元裴刺史可是个好官啊,两袖清风,爱民如子,就说这太湖河堤吧,多少任的刺史,来了走,走了来,没一个为老百姓办实事的,一到雨季,不是这里决口,就是那里溃堤,水火无情呀,人家当官的照样升迁,遭难受苦的可是老百姓啊。裴史君去年刚到,就带着陆龟蒙他们巡河排险,不迟辛劳。汛期前抢修堤坝,在大堤上一住就是一个多月呀,这样的好官当下可不多啊。比那些只会欺压黎民、唯上独大、掉舌鼓唇、呈娇献媚之徒真是天壤之别啊。”

“裴元是这样的人,性格耿直,一身正气,愤世嫉俗。但往往会招来嫉恨和不容。”听杜牧这般说贾店主也点头认同。

三个人的酒喝到极致,招来酒楼歌妓弹上一曲弹词开篇《梦游》,再舞上一段花鼓灯。

那曲调吐字,柔语如珠,缠绵委婉;那舞姿有诗赞叹“一双红袖舞纷纷,软似花鼓乱似云,自是擎身无妙手,肩头掌上有何分”。

贾和斜着醉眼戏问牧之:“杜贤弟,你曾官居扬州,两地都有弹词开篇,这无锡和扬州哪个调子更胜一筹呢?”

杜牧付之一笑,“环肥燕廋自有千秋,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就才艺而论,扬州的美娇娘箫吹得好,你们这儿的可心人舞跳得妙。相比之下我更爱这吴地的风光,即有美境、美酒,又有美人,岂不乐哉?白乐天说得好‘江南忆,忆江南,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扬州美女箫吹得那么好吗?之前没听说过呀,有机会也让扬州美眉给我吹吹。”贾店主艳羡地感叹着。

牧之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傲然地说道:“这杜搭酒真是好酒啊!一口下去满身的舒坦,还激发了我的诗意。贾兄,你不是说以前没有听说过扬州小娘箫吹得好吗?好,从今天起,世人将会记住扬州的箫声。“

他乘兴唤来堂倌,要来笔墨,刷刷抹抹在粉墙上赋诗一首,见他写出“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写罢执落款“杜牧到此一游”,然后抛笔道:“这题字和赋诗不是谁都能往墙上写的,猪三驴四,人五人六的就敢胡诌两句狗屁不通的歪诗,或是光题个‘到此一游’,那绝对是恬不知耻,不要个臭脸,没个进士出身就没题写的资格。”

杜牧喝得尽兴骄傲地讲着,“提到进士,我是十年前中的第,那次是礼部侍郎崔郾受命于东都洛阳任主考官,小弟刚出茅庐,但科考的规矩还是有耳闻的,不能傻等着呀,我是多有心眼的人啊!便拿着我的得意之作《阿房宫赋》向太学博士吴武陵行卷,想让他在主考官面前美言几句。未曾想吴老师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