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章 太湖芦荡惊飞鸟,一脉义气薄云天。  十方英雄传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还真实在,看完文章骑上驴就找崔郾去了,非要让他把状元许给我。当得知崔郾已经把头名给出去了,就咬定把我安排在第五名,吴老师好人啊!我就这样中了进士,东都放榜未花开,三十三人走马回。秦地少年多酿酒,却把春色入关来。我正月参加进士考试,二月放榜登第,三月又应制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以第四名又中,随即被授官弘文馆校书郎,一气连中两元,按照惯例新科进士要到曲江游耍,正像现任杭州刺史姚合曾说的‘江头数顷杏花开,车马争先尽此来。欲待无人连夜看,黄昏树树满尘埃’。要想到曲江从容赏花,非得日薄西山的时候才行,人是真多呀。”

望着杜牧意得志满、春风得意的样子,贾店主端起酒杯恭维道:“杜贤弟,您让我们羡慕之极呀!真是太有才了。来,来,两位兄弟,再满上接着喝。要升官一口扪,感情浅舔一舔,走一个。”

看这天色已过午,众人起身告辞,大家再三感谢。贾店主殷勤相送到河边,并指明太湖的方向,难舍难分地招手致意,直至看不见船帆为至。

他一面往回走,一面抑制不住地窃笑,默默自语道:“跟我玩心眼,你还嫩了点,杜牧,两朝宰相之后,有名的风流公子哥,一掷千金,这回可钓到大鱼了。那个黄脸汉子也算是个老江湖了,秦靖,泰山人,瞅着好面熟啊。怎么是泰山的呢?不会吧,应该是济南的呀,糟糕!”

只见他三步并作两步行直奔酒楼的后院,破了音地喊着正在天井里劈柴的光头壮汉,“得龙!得龙,快!快备船。追,去追,晚了就糟了!”

官船沿着伯渎河向西行进,不到一个时辰就穿过了大运河,撇下了沙墩口,前面映入眼帘的就是那茫茫的太湖。

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水上有白帆,水下有红菱,水边芦苇青,水底鱼虾肥,三万六千顷碧波,方圆八百里河岸,大大小小的岛屿星罗棋布,七十二峰亭亭玉立,组合成一幅山外有山,湖中有湖,山峦起伏,层次迭叠的壮丽天然画卷。

正行至西洞庭山前,船头的阿四念念叨叨,“这太湖景色太美了!跟着官人们来来往往也增长见识呀,俗话说‘读遍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溜’。我也来溜几句,船在水中走,水在船边行,若把船停下,你说行不行?”

同伴一咧嘴像是吃了什么不该吃的东西似的,视如敝屣地斜了一眼回答他:“不行!你这是什么诗呀?”

“怎么不好啊?我还有,再吟上一首。群山似美女,湖中洗玉肌,要将水掏净,乖乖屋户洗。”

同伴斜了他一眼,“乖乖隆地咚。你这不叫吟诗,应该叫淫诗,该干嘛干嘛吧,划船!”

阿四划了几下笑了,凑近朱三大声说:“哥哥,今天这湖上风平浪静的,我看挺安全。太湖三十六家水贼,可别被咱们给碰上了。”

朱三狠狠地呸了他一口,“净说丧气话,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

话音未落,只听见岸边芦苇荡里一声唿哨,激起一群野鸭扑打着翅膀仓皇而逃,随即三只扁舟似飞镝射出,眨眼间抵到官船近前,从三面成品字形将其围住。

小船船头翘立一人,状如黑塔,虎头大脸,粗眉环眼,光着脊梁,只穿着一条皂色短裤,浑身的肌肉疙疙瘩瘩。他手里握着一柄三尺长的三头钢叉,似九天银河里的神将,又像来自东海万涛中的夜叉。

他不容置疑地大喊一声,“要想活命,留下钱财!”

两个船工哪见过这样的阵势?早就吓尿了裤子。

这家伙纵起一跃跳上官船,震得舢板咚咚山响。闻声从船舱里跑出三个孩子,一个握锏,一个端枪,跟在最后面的小玉儿,不知从哪里找出的不求人擎在手里。

“去,都一边去,小毛崽子,你家大人呢?”

“对付你,我们就够了。”大孩子厉声说到。

“都睡着了。”小玉儿轻声地补充着。

大家伙越看这小玉儿越是耐看,从心底里就没了脾气,他挥臂将叉掷出,不偏不倚牢牢地扎入舱门立柱之上,“我不欺负你们小孩,今天你们如能拔出我的大叉,这趟买卖我就不劫了。”

看这叉深入门柱足有一尺,小玉儿翘脚跳起,紧握叉柄打起了秋千。

“行了,行了。”大家伙一把将他抱了下来。

那使锏的大孩子靠近门边,双手用力向外紧拉,可这叉扎得太深纹丝未动。

“怎么样?哈,哈,搬。”大黑塔转回身向小船上的伙计们大声命令着。

“扑通”一声,他再回头,柱上的钢叉已不见了踪影,“我的叉呢?”

“它下水了,照你说的,你也下去吧。”中等个子的胖小子指着水里。

这下可气煞了黑大汉,他伸出胳膊就想抓住那胖小子,要将他也扔进湖里。可那大枪舞起招招要命,倒逼着他步步后退,眼看已到舷边,这黑汉找出大枪的破绽,一把抓住枪杆,两个人较上劲来。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