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章 太湖芦荡惊飞鸟,一脉义气薄云天。  十方英雄传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听完义兄的回忆,杜牧的怜爱之情瞬间迸发,他一把将义方揽在怀里,抚摸着红润的小脸,孩子乎扇的大眼睛看着他。

“义兄,看到义方,小弟就想起我那早去的长子俊之,尤其是这双眼睛太像了!他若还在也该这么大啦,我冒昧地想收义方为义子。”

“好啊!这是好事啊。快给你义父磕头。”

义方这孩子真乖,立即跪倒在地,“咣、咣、咣”三个响头落下,这父子的缘分算定下了。

“儿呀,为父一定帮你找到你的亲生爹娘!”牧之转身打开包裹,取出一支精美的紫玉笛子,“此紫玉笛子乃我恩师牛僧孺赠送于我,据说是昔日振武节度使刘沔奉献的,取材恒山玉髓精雕细刻而成,世间珍惜不可多得,现送给我儿,全当见面礼吧。”

玉笛拿在手里,浓紫剔透,晶莹温润,不重不沉,小义方凑到嘴边轻轻调动气、指、唇、舌,一束清风滑过笛内便化作悠悠的高音。

“三弟能吹响了!”励儿高兴地跳起拍着双手,舱里的人为义方而高兴全笑了。

杜安又取来三个圆凳,让孩子们坐下,秦靖打开酒坛子的封口,一阵浓郁的酒香飘逸满舱。秦爷看了看各自的高足杯,略显失望地摇了摇头,“杜安,换大碗来。”

按照秦靖的吩咐仆人将碗摆好,清醇的美酒斟满瓷碗,兄弟两人约好要开怀畅饮不许藏假。

“霸王家乡出的酒就是霸道!”秦靖看着被辣得直咧嘴的牧之笑道。

杜牧垫了一箸菜,“这洋河酒名不虚传啊,真是够劲!入口甜、落口绵、酒性软、尾爽净、回味香。人说‘好酒出处,必有佳泉’,谈到水不能不提到茶圣陆羽,七十多年前天门人陆羽随诗僧皎然隐居湖州,著成《茶经》流芳千古。依其煮茗论水之法,定庐山的谷帘泉为天下第一,其后为无锡惠山新泉,再则是蕲州兰溪石下水。这洋河之水取自宿迁美人泉,也是闻名的好水,据说当年虞姬还在这泉里洗过澡呢,哈、哈。”

牧之言语间露出了平日里风流倜傥的性格,“不瞒兄长说,当年在扬州我虽不得志,但也落得个写意快活。酒楼勾栏,玉臂朱唇,哪管它是逢场作戏,还是醉生梦死,随心所欲好不痛快。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两滴泪水不自觉地流过眼角。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兄弟,来日方长,一展雄才大略还需从长计议啊,喝酒。”称兄道弟推杯换盏,不经意间酒坛已见底,这时两个人已是红光满面了。

再看三个小家伙也将桌上的食物吃了个风卷残云,唯独励儿仍有些意犹未尽。

“杜安,还有吃的么?”

“老爷,还有从扬州带来的包子,和一只准备路上吃的板鸭。”

“都拿上来,明天再说明天的。”

不多时,包子和鸭子热得了,端了上来。这励儿真不是浪得虚名,几下子半只鸭子就不见了。

杯盘撤下,慢抿香茶,牧之问道:“兄长,此次要去往何处呀?”

“前往新吴百丈山,参加六月十九的观音祈福法会。兄弟你这是往何处公干啊?”

“小弟奉宣歙观察使崔郸之命,去了趟扬州,刚刚回来。顺路应内子堂叔湖州刺史裴元之邀,去湖州观看龙舟大会。说到裴家,论起辈分来确实有些乱,我与裴休,就是人称活菩萨的钦点状元裴公美,是制科同年,非常要好的朋友。他兄弟三人,裴俦、裴休、裴俅都是金榜题名的状元,我的姐姐嫁给了他的大哥裴俦,我娶了他们的堂侄女,是亲上加亲呀。嗨,兄长,离观音菩萨成道日尚早,不如和小弟一道去观龙舟大赛如何?”

“也好,久闻太湖龙舟大会规模盛大,正好顺道,就依贤弟。”

既以决定,两船合为一船,将小福船上的行李悉数搬至官船之上,东西倒是不多,其中的一长一短两个漆盒很是扎眼。

此时天已破晓,趁着河面上来往的船只尚少,牧之催促船工摇橹离岸。

高远的蓝天白云,清晨的雾气霭霭,在这江南初夏恬静的河道上,只回荡着那船桨划过的水声,和两岸临河的房子里偶尔传出的只言片语。水乡是静静的,在这恬静里船上的人们都沉沉地睡去了。

官船沿着秦淮河道向西北行进,不多时过了三汊河,扑面而来的是带着湿气微凉的强风,之后置身于满眼的水中,真正见识到大江激流涌进浊浪滔天。

太阳升起一竿子高时,船已经驶进润州水域,孩子们陆续醒来,船头船尾地嬉戏追逐着。

杜牧背着双手屹立船舷,忽然想起刘禹锡的诗文,有感抒怀吟诵道:“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小船顺江而下似离弦之箭,远远地看到江中一座孤山,万川东注一岛中立,似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