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方的导弹在末端居然还能进行机动,而不是跟他们的导弹一样只能小幅度的调整弹道。
这种情况下,对方的导弹似乎可以用来打击海上的移动目标了。
想到这,他不由得冒出一身冷汗。
从此之后,他们的大中型舰艇,就要面对这种导弹的打击了。
当对方的导弹进入中段之后,自己一方目前已经没有任何有效的手段可以阻挡了。
虽然他们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反卫星和反太空目标的武器已经有非常多的试验项目在进行,但是效果都还非常不理想。
比如天基激光武器,就遇到了很多难题。
比如供能系统,校准系统,大威力激光发生器等,都不是目前的技术可以解决的。
众多的科研人员正在一个个攻关中。
但是能否成功,什么时候成功都还是一个未知数,可对方的弹道导弹打军舰似乎就要完成测试了。
另外从对方在实验弹里安装了emp炸弹进行电磁脉冲模拟,可能是在为核武器进行测试。
科菲舰长看完数据后,选择让基德级驱逐舰代为上传数据。
六角大楼内,好几个部门在收到多个海外基地上传的缅甸洲际弹道导弹测试的相关情报后,连忙展开了分析。
“部长,菲律宾雷达站情报回传完毕,我们已经记录了其上升段的数据资料,并录入了数据库。”
此时的六角大楼负责人是卡斯帕·温伯格,是里根总统的首任国防部长,主导了冷战后期美国军力重建,包括推动“星球大战”计划战略防御倡议,sdi。
“很好,数据分析出来什么没有?”
“额,很奇怪,只有距离地面40公里至90公里的那段,之后就没有了。”那名情报官回答道。
“没有了,你是指?”
“没错,咱们的雷达看不清对方导弹距离地面90公里之后的飞行轨迹。”
“怎么会这样,我记得那里的雷达专门加强过,之前是为了应对苏联在金兰湾的基地的武装力量,防备对方在那里部署的的弹道导弹的,不应该只能记录90公里之内的信号,至少180公里之内都是能观察到的。”
“事实就是如此,部长,你说对方是不是有什么特殊的技术?”
“特殊的技术?你指什么?”
“我也不清楚,不过我们有相应的专家,可以问问。”
那名情报官得到部长的首肯后,开始联系一位相关方面的专家。
那名专家听完雷达性能和观测数据的情况后,给出了他的判断。
“如果没有猜错,对方的导弹弹体有一层烧蚀式碳碳复合材料防热层,它们在达到一定的温度后,会开始升华,形成电离层,相当于是进行了电磁屏蔽。”
“弹道导弹搞电磁屏蔽?咱们有这个技术吗?”
“试验性的可以制造出来,但是大规模列装应该很难,这种烧蚀式碳碳复合材料防热层非常难制造,成本非常的高昂,另外技术稳定性也不够,时间长了,强度等性能会显著衰减,所以基本不可能大规模生产。”
“好的,非常感谢,下班请你喝咖啡。”
“好,你可别忘了,再见。”
那名情报官挂断了之前有过好几次联系的专家的电话,然后将相应的情况向温伯格汇报。
“你说对方的导弹用来某种烧蚀式碳碳复合材料防热层,并且这种防热层是我们美国都不能稳定生产的?”
“没错,那名专家是这个领域的权威,他的话可信度非常高,如果你要更确切的消息,我再找几名其他专家咨询下。”
“不必了,我暂且相信,因为对方的这枚导弹确实不一般。”
原来温伯格部长已经收到了夏威夷的地面大型望远镜的观察数据,美国天基红外系统sbirs的数据以及太平洋海军方面传递回来的情报。
夏威夷方面的射电望远镜倒是有看到对方的身影,但是目标远在距离地面1200公里的太空。
美国方面目前没有任何武器可以将处在外太空的导弹打下来。
天基红外系统这次居然没发挥作用,根本就没看见对方,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其实那是洲际弹道导弹上的氮化镓干扰机发射了l波段噪声,压制了美国的天基红外系统sbirs的凝视型传感器,这让美国的防御系统变成了瞎子。
太平洋方面倒是有一些有用的数据。
不过看完后,温伯格部长不由得头疼起来。
因为数据显示对方的弹头是能进行末端大范围机动的,并且是以15马赫的高超音速机动。
这个分析结论一出来,相应的专家都不敢相信,甚至怀疑数据错误,让太平洋海军司令部仔细核对。
不过最终的结论就是如此,对方的导弹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