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58章 大建设 五(核力量建设篇)  发展生产力从1981开始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刚好在3c左右。

然后通过多根直径达到80毫米的输料管,运输到施工现场。

正式浇筑时,混凝土的温度也刚好上升到5摄氏度左右。

此时整个穹顶的钢筋笼里,每隔1米就有一个温度传感器,这些温度传感器连接的细线会将整个凝固过程的温度传到连接的电脑上,工程人员可以直观的看到穹顶内部的混凝土凝固时的温度变化曲线。

“各部门注意,穹顶浇筑现在开始,注意控制流速,温度检测站发现异常即刻报告并采用预案处理。”第二建设局的局长在各部门都准备好后,通知浇筑任务正式开始。

“收到。”

ong,冰凉的混凝土从好几根大管内喷涌而出,落到下方穹顶的钢筋笼里。

浇筑现场边上还停放着几辆运冰块的车,因为冰块太多,车身附近还有白色水汽围绕着。

这是为了防止某处混凝土温度超过预定温度做的预案。

当某几个传感器传来温度偏高的异常时,就会将准备的冰块投入到那处位置进行临时降温。

当然最好是不要出现那种情况,不然投放冰块后还需要一些其他的处理。

王建昆在混凝土浇筑开始后,也一直待在工地上。

他用超能力时刻关注着穹顶内部的情况,一边记录数据,一边准备在必要的时候出手。

如果这次浇筑失败了,那么整个穹顶就必须全部拆除,然后重新扎钢筋笼,重新浇筑。

穹顶的钢筋笼也不是随便扎的,必须对数百根钢束进行预应力张拉,所有钢束的拉力误差都要<2%。

好在第二建设局的工程人员指挥得当,之前的模拟浇筑做得很到位,浇筑过程没有出现温度异常。

穹顶浇筑完成后,还需要恒温养护,温度必须控制在20+3c。

工人们将一块块保温板贴合在穹顶上,一批新的温度传感器也被放置到事先设计好的位置。

此后的3天,他们将时时刻刻关注着内外部的温度变化。

第一座反应堆的穹顶完成后,第二座就容易很多了。

工人们虽然做事的时候还是一丝不苟,但是没有第一次施工时那么紧张了。

到了9月份,两座反应堆的基建工程基本结束,然后就是一个个设备开始陆续的吊装安装了。

王建昆也时常来到现场查看,顺便用超能力检查一下安装精度,安装后是否有正常手段未发现的问题。

到了9月30号,两座1300兆瓦级的核反应堆基本接近完工,就等着进行一项项测试,然后装填核燃料来启动了。

此时法国法马通公司负责承建的实兑核电站还在进行着土建工程。

法国方面表示如果后续的款项按时支付,他们一定能在工期范围内交付的。

(本章完)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