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启航号,地面和低空测试完成
首台命名为d1的旋转爆震发动机完成设计定型后,王建昆让智子根据这台发动机的参数,设计全解阵的第一款航天飞机。
截止到1983年底,世界上只有两个半的国家在研制航天飞机,美国,苏联和中国只进行了纸面设计,没有经费制造。
其中美国是最早开展航天飞机的研制的,时间是在1972年,当时nasa开始寻求一种新型的、可重复使用的空间飞行器,以更灵活地进行太空任务。
1977年,第一架航天飞机“企业号”用于大气层滑翔实验。
1981年初,“哥伦比亚号”建造成功,它是第一架用于在太空和地面之间往返运送宇航员和设备的航天飞机。在太空飞行54小时,环绕地球飞行36周后安全着陆。
1982年,“挑战者号”成为美国宇航局的第二架航天飞机,据王建昆所知,已经进行了6次飞行,第一次是1983年4月。
而苏联的航天飞机发展只比美国晚4年,在1976年,为应对美国航天飞机的挑战,苏联政府决定研制具有类似能力的航天飞机,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全力推进研发工作。
从深入苏联内部收集情报的人员那,王建昆了解到此时苏联的航天部门已经完成了航天飞机的设计工作,正在进行样机的工程制造阶段。
而国内得到的消息是,有部分航天人员进行了航天飞机项目的工作,参考美国已经公开的一些资料,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一些理论设计,还没有到工程样机制造阶段,据侧面打听到的情况,国内很可能还是选择火箭配宇宙飞船的方式把人送到太空,这样可以利用国内已经比较成熟的火箭技术,不需要再另起炉灶研制航天飞机。
王建昆的第一款航天飞机打算采用无人工作模式,主要功能就是运送人造卫星到近地轨道,所以难度会比有人的航天飞机降低很多。
智子根据王建昆提供的任务需求,以及此时已经完成设计定型的d1型旋转爆震发动机的参数,了大概半天的时间,完成了第一架航天飞机的图纸。
得到智子的任务完成消息后,王建昆在脑海里仔细的查看起了图纸。
不算翼根处的两枚助推火箭的话,这架航天飞机的总重达到26吨,有3台旋转爆震发动机,总推力能达到36吨,由于没有乘员舱,省去了大量的生命维持系统,所以能够用来搭载卫星的重量能够达到11吨。
整个航天飞机的造型与美国的哥伦比亚号的轨道飞行器非常的像,是一个三角翼滑翔机的结构,外表面同样的敷设有可重复使用的防热隔热层,机身总长度18米,直径3.8米,高9.1米,翼展16米。
不过机身前部占用的位置非常的小,只有一个非常小的自动驾驶舱,没有人员生活舱。
机身中部的货舱长度9.6米,直径3米,货舱后面就是内置燃料箱了,能够储存液氢和液氧,3台旋转爆震发动机在机尾,呈品字型排布。
看完图纸后,王建昆又观看了智子提供的演示画面,有靠自身动力从地面起飞的,有被高空飞艇带到4万米高空后释放的,有被运10背负到1.2万米高空然后分离的。
看完演示动画后,王建昆开始联系小舅,让他开始安排材料到航天飞机研究所去。
“小舅,旋转爆震发动机的第一款已经完成设计定型了,航天飞机的试验型也出来图纸了,我打算先制造一架出来进行试验,你看下这份物资需求单里的东西够不够,不够的还需要你尽快安排送到基地来。”
“好啊,我看看先。”
小舅收到王建昆发去的物资需求单,用脑波头盔联系了基地的物资管理人员,让他收到消息后加急核对。
物资管理员早已植入了脑机芯片,所以收到消息后,仅仅了2分钟就完成了库存检索工作,然后通过无线电波汇报给了小舅岑勇。
“报告领导,这清单里的所有元素基地里都有。”
“很好,那就按照清单上的种类和数量准备,把他们运到航天飞机研究所去。”
“收到,我这就安排。”
物资管理员切断通信后,快速的通过脑机芯片发布了一系列任务,手下的仓管员接收到信息后,开始在脑机芯片的辅助下有条不紊的进行备料,然后运输队也适时的来到仓库,将准备好的元素装车,运输到航天飞机研究的库房。
从王建昆给小舅发出需求,再到各种需要的元素准备齐全,仅仅只费了不到2个小时就完成了,这效率是超级高了。
既然各种元素都准备齐全了,王建昆重新阅翻阅了下图纸,然后就开始调动元素进行第一架航天飞机的制造。
一开始,机库内空荡荡的什么都没有,头顶的led灯将机库照得非常明亮,随着王建昆的意念不断涌动,旁边库房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