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8章 超导初研,与学校合作办培训班  发展生产力从1981开始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考冲刺小组,人数嘛,除了你老乡和同桌,另外再选成绩靠前的30人,平时晚自习就把他们召集起来到一个单独的教室,用你给他们出的学习资料自学,你每个月就抽两天时间,帮忙给他们上下课,辅导辅导,怎么样?”

“这样啊,那我可不能保证效果,这人数多了,我就不可能跟之前一样给他们细致的辅导了,而且我打算高二学完就参加高考了呀。”

“啊?高二学完参加高考?你是说你要提前参加高考?那怎么好,你是要拿状元的啊,提前高考会影响你成绩吧?”

“校长,这么跟你说吧,我早就学完高中的课程了,而且7月份也用今年的高考卷子模拟考了,按照最严格的批改,最多也就扣几分的,所以提前到高二参加高考还是因为我今年年龄太小,而且还有一些事情要处理才留在高中没有参加今年的高考的。”

“这样啊?那你的几个老乡和同桌怎么办?他们也打算高二就参加高考吗?”

“是的,我是这么建议他们的,7月份我也让他们进行了模拟高考,按照当时的成绩,俞敏和郎骏建两个都够清华北大的分数线,方贵华也就差几分,其他几个都能够上比较靠前的重点大学,而且他们还有一年时间巩固学习,明年的高考如果不出意外,应该都可以上清华北大。”

“真的?建昆,你这可不要开玩笑,都有可能考上清华北大?”

校长听完王建昆说的,震惊不已,屁股都离开座位半站起来了,平复了好一会才坐下。

“校长,我可不敢在你这吹嘘,不出什么意外,明年他们几个都有考上清华北大的实力。”

汪校长听完王建昆自信的话,沉思了好一会才道:“建昆,你可给我带来了个天大的好消息,如果是这样的话,之前的提议就有点不妥当了,嗯,如果我把人数减小点,总共15个怎么样,你再帮忙指导15个成绩靠前的。”

“15个?那他们也要高二提前参加高考吗?那我可不敢保证他们到时候考上清北等名校啊!”

“这15个我打算在现在高三的学生里选10个,然后在高二的学生里选5个,我们先征求学生的意见,愿意来参加这个冲刺班的我们才要。”

“到时候高三的10个里面能有5个能上前十的名校,另外5个能上重点大学就行,另外5个高二的,到时也让他们提前参加高考,考上了重点大学那就看他们自己意愿去不去,没考上那就再接着读高三,到时候就靠我们学校老师再继续培养了。”

校长给王建昆说了一番对这15个学生的安排。

王建昆想了想,这些都是老乡,能帮还是帮一下。

这些年这所学校里的学生中虽然偶尔有几个天赋超绝的考上了全国前十的大学,可是其他考上本科的,学校排名都比较一般。

原因嘛就跟校长说的一样,教师的水平太差了,其实是耽误了一些学生的。

“那行,我答应了,高三的文科第一就不用校长你安排了,她已经在跟着我学习了,你再另外找10个学生吧,高二的除了我几个老乡和同桌俞子润,我们班长吴萧义也不用安排了,他最近也在跟我学习了。”

“哦,郑倩和吴萧义也跟你学习了?难怪难怪,我说他俩成绩怎么也突飞猛进了,还以为是他俩自己努力的,没想到还有你在后面推一把。”

“那就更好办了,我手上又能多安排两个,哈哈,建昆,你有什么要求可以跟我提,现在没想到,回去想也行。”

汪校长想着,如果王建昆的培训确实那么有效的话,明年高考就要放颗大卫星了。

到时候至少是9个清北,5个上全国前十的重点,另外还有几个可能上重点大学。

到时候就可以去找领导申请更多的经费,分配更多的好教师来学校参与教学了。

而且王建昆提供的学习资料不仅仅可以给那些选拔出来的学生用,其他学生甚至还有老师也是可以用用的,虽然效果可能没有王建昆根据个人的测试情况单独调整的好,但是跟一般老师比还是要好上不少的。

现在学校的老师在教学时主要就是靠教委给的教科书,辅导资料那是几乎没有的。

只有几个老教师水平好,能根据学生的考试和平常作业情况调整教学,其他大部分老师还只能是照本宣科,毕竟有些知识点他们自己都不是很懂,对难易程度不能很好的判别。

“校长,我想在咱们学校建一个微机室,选拔一些对计算机比较感兴趣而且有天赋的人来学习。”

“微机室?是电视上说的那种个人计算机吗?听说这种微机一台就要好几万,而且很难买到。”

“是的,我小舅在香港那边有计算机研究工作,需要很多程序员,所以我相给咱们同学争取一个机会,对于有计算机天赋的,但是成绩又不一定能够考上好大学的,可以试着往这方面发展。”

“这样啊,原则上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