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6章  影视:从闯关东开始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的3,4号舰为首的80艘战舰,达到了321000吨的总吨位。

其中大凤号(编号130号),就是这次计划中的唯一一艘航空母舰。

大和级三号舰信浓后来改造为航空母舰,但是在丸四计划中依旧是以战列舰的身份出现的,所以没有计入航空母舰。

丸四计划于霓虹先前的计划有些不同,在这个计划中,只有1艘航母。

小本子先前的计划中航空母舰都是两两出现的,如苍龙、飞龙,翔鹤、瑞鹤,这是因为丸四计划的预算极高,达12亿日元之多,当时的日元还是挺值钱的,不像后世。

仅2艘大和级战列舰,每艘的单舰预算都达到了2亿6千万日元,而大凤号的预算也突破了1亿日元。

这对霓虹来说是一个几乎不可承担的财政压力,所以霓虹海军只得减去一艘大型航空母舰来节省预算。

看到这里,很多人一定会有一个疑问:既然大和级这么贵,为什么不减一艘大和级呢?

前面也说过了,霓虹当时海军还一直保持着自对马海战以来的舰队决战思想。

很多保守人士认为从空中袭击是不道德的,而且飞机也会被轻易击落。

同时丑国也在建造北卡罗来纳,南达科他级新式战列舰。

霓虹需要大和级战列舰来对付丑军的新式战列舰。

南达科他级战列舰,拥有9门406mm主炮,较强的防御能力以及28节的航速。满载排水量45000吨。

可以明显看出,丑军新式战列舰也和大和级有着不小的差距,但是在数量方面遥遥领先。

而这时,丑军的主要资金也投入在了战列舰身上,所以小本子此时只计划建造1艘航母是可以保持住自己相较于丑国在航空母舰领域的领先优势的。

霓虹虽然已经开工了性能非常优异的翔鹤级航空母舰,但是依然希望能在此基础上精益求精。

翔鹤级航母在最初便有过飞行甲板要能抵挡大型炸弹水平轰炸的能力要求,虽然这个要求由于翔鹤级的载机数、航速与复原性等指标而被放弃了,但是霓虹寄希望于大凤号能实现这一点。

在当时世界上,航空母舰的发展主要有2个大方向:一个是以英国光辉级航空母舰为代表的装甲航母,有着较好的防护能力,封闭式舰艏,代价是舰载机数量很少。

光辉级仅能搭载36-48架舰载机,而丑军后来的塞班级轻型航空母舰能搭载50架飞机,吨位却只有光辉级的一半。

另一个方向是以丑国的约克城级航空母舰为代表的航空母舰。

拥有很强的机动性,轻防护,通常是采用开放式舰艏,舰载机数量众多。

约克城级航空母舰理论上可以搭载90架舰载机,制空能力明显要强于光辉级航空母舰。

丑军约克城级航空母舰,太平洋战争前期的中流砥柱,其中2号舰企业号是有史以来战功最卓著的战舰

而霓虹选择了装甲航母这条道路,借鉴了光辉级航空母舰的设计思路,大凤号拥有了由厚重钢制装甲板构成的起飞甲板以及全封闭式的舰艏。

但同时,也要保证必要的搭载飞机数量、武器与燃料携带量。

在最开始的时候,霓虹海军对大凤号的要求是飞行甲板能够抵御丑军250kg炸弹的轰炸就可以。

但是在后期的研讨中,改为能抵御从700米高度俯冲投下的500千克炸弹。

丑军SBD无畏式俯冲轰炸机,大凤号的甲板设计主要就是为了抵御它投下的炸弹

在之后的计算中得出,这样的防御水平需要用75mm厚的CNC装甲板,再加上20mm厚的DS装甲才可以达到。

而这种厚度的装甲必定会对机动性和舰体复原性产生较大的影响。

因此,霓虹决定在战机起飞所需的最小面积内铺设这种程度的装甲,也就是2个升降机之间的距离。

考虑到大凤号在将来的战争中可能遭到的打击,霓虹不仅为他的甲板增强了防护,而且对它侧舷的防护能力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舷侧装甲上方最厚的地方达到了185mm厚,要知道RB的金刚级战列巡洋舰的侧舷装甲最厚的地方也只有203mm厚,下方也可以达到70mm厚!

而在鱼雷防护方面,大凤号也采用了独特且有效的设计:它的吃水线以下安装了角度倾斜装甲板,能使垂直方向射来的鱼雷爆炸冲击波方向偏斜从而被削弱。

另外,它在舷侧中央部位设置了两层隔壁,注入重油或者水,这确实能够将伤害减小很多,鱼雷的爆炸冲击力能够被削弱约三成!

在其他的重点区域,大凤号也有着不错的防护能力:都铺设了75mm厚的装甲板,目的是抵御203mm的炮弹,也就是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