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6章  影视:从闯关东开始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这也使得“大和”号不大可能跟上主力机动部队的速度。

加上霓虹海军军官对各舰种糟糕的协同指挥,使得“大和”号很难参与到前线作战。

又因为霓虹海军对“大和”号的重视,将之视为不到最后时刻绝不会亮出的底牌,导致“大和”号很少被派遣到一线作战。

从后世霓虹海军的档案中可以大致看到,“大和”号在战争前期主要进行着一些运送物资、兵源的工作。

在一些重要战役里,“大和”号也担任着后备力量,而非突击部队。

这也让“大和”号错过了许多太平洋战争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役。

如中途岛战役中,“大和”号被编入山本五十六所直接指挥的主力舰队。

但山本在整个中途岛战役中将这支主力部队留作后备力量,迟迟没有动用。

“大和”号在其服役期间虽很少直接参与作战,但却经常遭到袭击。

这些攻击并不是来自于和其吨位相当的战列舰,而是潜艇与飞机。

有一年,“大和”号遭遇美军潜艇的袭击,两次被鱼雷命中,不得不返航维修。

又一年的莱特湾海战中又多次遇到丑军轰炸机的攻击,被三枚炸弹命中。

“大和”号本身防空与反潜能力很弱,导致她对对付这些攻击的时候一般是无能为力的,因此,在面对空袭和潜艇的袭击时,大和号显得十分无力。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大和”号捉急的防空能力。

虽然“大和”号舰体密布各式各样的防空炮,但其性能实在是不敢恭维。

以大和号装备的一百多门式三联装毫米高射炮为例,这种防空炮按其理论射速每开火不到四秒就需要更换弹匣。

再加上其弹药威力很弱,并不能给丑军飞机带来多大损伤,即使击中了丑军飞机也很难能将之击落。

不过“大和”号在整个二战中其实也不是完全没有战绩。

在那年的莱特湾战役里,“大和”号的毫米主炮终于发挥了作用。

然而,其打击目标并非对方的战列舰,而是几艘驱逐舰与小型护航航母。

在莱特湾战役的萨马岛海战中“大和”号的毫米主炮终于第一次在实战中开火。

据战后霓虹方面统计,“大和”号击沉护航航母、巡洋舰、驱逐舰各一艘。

但实际上,据丑军战后的统计,在整个萨马岛海战中丑军共损失两艘护航航母、三艘驱逐舰以及一些护卫舰。

而其中有一艘护航航母又是被小本子“神风特攻”击沉的。

再加上霓虹其他参战舰支也在战后申报称击沉护航航母、驱逐舰若干。

因此“大和”号的战绩毫无疑问是有水分的。

不过,大和号的火炮在此战中也算展现了威力。

据当时丑军参战人员回忆,一艘丑军驱逐舰被“大和”号的主炮命中,那情形简直如同一只小狗被卡车碾成肉饼一般。

不过,“大和”号的主炮原来是针对敌方大型舰支设计的,而实战中却用来对付装甲薄弱的护航航母与驱逐舰,颇有些高射炮打蚊子的既视感。

随着小本子在太平洋战争中的节节败退,霓虹海军也不得不亮出“大和”号这张底牌,在年的冲绳战役中派其主动出击。

然而,此时“大和”号所执行的却是一次有去无回的任务。

当时霓虹海军航母基本被丑军歼灭,战列舰、巡洋舰等舰支也所剩不多。

“大和”号此时执行的是霓虹海军总部孤注一掷的自杀式攻击。

丑军在得到“大和”号奔袭而来的情报后,先后派出四百余架舰载机对其进行攻击。

“大和”号遭受了丑军飞机三小时的狂轰滥炸,被发鱼雷、发炸弹击中后终于沉没。

这次作战期间她未能击沉任何一艘敌舰。

据RB官方档案显示,“大和”号从遭遇丑军袭击到沉没的整整三小时中仅仅击落了十几架飞机。

其糟糕的防空能力在其覆灭的最后时刻又再次被揭示。

最后,“大和”号战绩就以这样一种略含黑色幽默的形式划下了句号。

小本子类似的疯狂还有不少,除了大和以外还有大凤。

二站爆发之初,战火并没有波及到太平洋,但是丑日双方早已剑拔弩张,疯狂的开展着军备竞赛。

在霓虹的丸三计划后,丑国于1937年开始大造军舰,很快显示出要将霓虹远远甩在身后的趋势,小本子的暴行使其在世界上陷于孤立状态,舆论对其表现出极其不满。

为此,RB只得在1939年9月初,制定了丸四计划(也就是第四次战备扩充计划)。

丸四计划极其庞大,拥有大和级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