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一章:水乳交融  走西口之天山行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麦新品种。

这是新疆人自己研制的麦种,结合新疆土地、气候、生长期等因素研制的麦种,正苦于没有面积较大的试验田。

恰逢田柳找他做农业顾问,俩人一拍即合,计划在广仁乡试种200亩地新育1号品种冬小麦。

田柳挨家挨户地给各族农民做思想工作,效果不明显,广仁乡老百姓大多数种植的是来自南斯拉夫的冬麦品种,对于新疆人自己研制的品种,不太相信,没人敢尝试。

田坤禾看着儿子田苗和侄子田柳因没有试验田,辗转反侧几个夜晚没有休息。

他最终豁出去了,下决心用自家的50亩口粮地支持年轻人的工作。

田苗的干爹汪凌一听说,主动将自己20亩地提供给田柳和田苗试种新育1号品种冬小麦。

在汪凌出面做思想工作后,各族村民们都相信威信极高的汪凌,积极支持田柳和田苗的工作。

第六生产大队的农民除了留点口粮地种植胡麻或红花外,其他土地全部种植了新育1号品种冬小麦。

这年深秋,其他生产大队农民收完庄稼闲着围坐在村头谝闲传子,东家长西家短,张西林家的女婿跟BIAO子周华勾搭在一起了,谝得热血沸腾。

汪凌带着第六生产大队的农民们忙着种植新育1号品种冬小麦,成了广仁乡的笑话,多年来,大家习惯南斯拉夫冬麦品种。

在技术员田苗的指导下,大约一周左右,浇完水的黄土地墒刚刚好,田柳从各县市借用的五辆链轨式拖拉机进地犁地。

六大队的各族农民们又赶着自家的老牛拉着圆木或铁碾子等平整地面。

随即,田苗拉来了两大车自治区农科所研制的冬小麦种子来到地头,按每亩地播种20公斤的量,开始播种冬小麦。

经过半个月热火朝天的忙碌,六大队2000多亩地冬小麦种完了。

田苗开展试种新育1号品种冬小麦的行为得到单位大力支持,他从9月中旬到11月底一直吃住在广仁乡进行技术服务。

这年冬天是个暖冬,广仁乡一般情况10月底或11月初就要下雪,可这年到了11月中旬,还没下第一场雪。

站在冬小麦的田地间,田苗和田柳望着疯长的冬小麦,着急得嘴角起了燎泡。

冬小麦在大雪覆盖时高达20厘米左右即可,再高了,冬天的积雪盖不住冬小麦,会对冬小麦次年的产量有影响。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