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四章亲卫待遇一揽子计划书  三国工程师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三百人的住处,虽然麻烦了点,其实并不难安置。将卫家庄子附近,一大片梧桐林,伐掉后,足够盖容纳三百人的营房了。经历了猪舍牛栏和浴池。卫臻已经意识到。在现阶段,青砖靡费不说,在没有水泥砂浆的加持下,青砖房屋的牢固性反倒不如多使用榫卯的木质结构房屋。

卫臻愁的是如何给这些人待遇。这些都是平日里横行乡里的轻侠任气之辈,是游侠。放在后世就是乡村二流子。投奔过来,是因为认典韦这个己吾游侠扛把子。这些人不是卫家出身的亲卫,对卫家忠心没有保证。待遇差了,不好笼络成为将来的班底,典韦脸上也不好看。待遇太好,又容易过犹不及,以后开销多了,财政负担也重。最后,有些挠头的卫臻还是直接找到了典韦。

“主君,这有什么可发愁的!?”

听了卫臻述说的难处,典韦一拍大腿,很是不以为然。

“呃,文简,你有解决之法?”

卫臻有些意外。想听听典韦如何安置这些人。

“主君,俺老典当初为何从己吾来到襄邑?主君给的工钱多是一个缘由,更重要的还是因为主君许诺的五十亩良田啊。”

“文简是说田地最为人所重?”

卫臻有点摸着典韦的想法了。

“那是自然,卫家世代官宦,良田千倾,某知道主君不理解乡下人对田地的看重,这不稀奇。有个词叫什么来着,耕书传家是不是?”

“耕读传家。”

卫臻帮着纠正一下。说起来,典韦自从识字后,学问倒是见长,连耕读传家都知道了。

“对,耕读传家,兰儿常跟我唠叨这个。主君,俺老典的出身你是知道的,某在柳荫里一众少年郎里,也算是有志向的,少年时听霍冠军的事迹,也曾想过披坚执锐,追亡逐北,封侯荫妻。稍稍年长一些,好勇斗狠,整日里想着能像剧孟、郭解那样名扬四海。一番曲折后,也只是想着能在柳荫里有几十亩良田,将来作为家业传给儿孙足矣,读书识字,那是想都没敢想过。”

好吧,卫臻知道所谓的一番曲折到底是什么。典韦婚后,性格比之以前稳重含蓄了许多,放以前,怕是大大咧咧的就把杀人事迹挂在嘴边,哪会这么隐晦。这番话很有看破世情,追求平淡,成熟男人味道了。

不过男儿热血不息,遇风云即燃。相信面对即将到来的风云激荡,典韦少年封侯荫妻的热血会重新点燃。

典韦一番话里传达的意思卫臻自觉领会到了。对如何安置这三百余人,心里有了计较。

有了腹稿的卫臻连夜起草了一篇‘关于卫家亲卫队职责权利及待遇一揽子计划书’,详细规定了卫家亲卫从入职到离休的职责、义务、权利和相关待遇,作为以后卫家亲卫待遇的执行标准。

亲卫的职责义务很简单,自然是保护老卫小卫乃至整个卫家人丁及家业。权利和待遇就复杂了。首先卫家亲卫入职后,除了拿七百钱的月俸外,会被分配良田百亩。这个百亩良田和给典韦的三十亩中田可不一样。典韦那三十亩中田,是赠予。田契由卫家转到了典韦手上。也就是说,三十亩中田以后就姓典不姓卫了。典韦对三十亩中田有物权,是私人财产。不管典韦是自己种还是租赁出去,甚至卖掉,卫家都是管不到的。因为这个,典韦一跃成了小小地主。

亲卫们的百亩良田却不一样,是卫家租赁给亲卫们种的,和庄户们种卫家的田地一样,要收租子的。为了和庄户门区别开来。亲卫租种的这百亩田地,按两成收租,并且随着亲卫在卫家服务年限,收租比例会逐年减少。卫臻用二十年作了收租之期。就是说,亲卫在卫家服务一年后,这百亩良田的租子按一成九的比例收,第三年是一成的比例,以此类推,亲卫在卫家服务二十年后,这百亩就是白种,收多少都自己笑纳,不用给卫家交租了。当然,这百亩地还是卫家的,卫家也不可能一直让亲卫这样白种下去,在亲卫不犯大错,受到处罚或立大功的情况下,当这个亲卫退休时,卫家将会收回这百亩良田中的十亩,其余二十亩则永久性属于亲卫一家了。若是亲卫不幸战死,则不受服务期限的限制,二十亩地直接用来补偿亲卫家属。亲卫退休或战死后,其子若是成年后加入卫家亲卫,则仍与他老子一般,从租赁百亩良田开始,以二十亩良田结束,如此轮回。

除了田地,日常吃食、衣物还有俸饷,当然也与亲卫的服务年限,奖惩都有关系。奖无外乎视立功大小,减少租子比例,增加享受租金优惠的租赁田地面积乃至最后奖励的土地面积。罚,自然也是在这上面做文章,最严重的自是在亲卫中除名。总之一系列的条条款款,最终挂钩在田地上。

除了田地和奖惩挂钩外,另外一项自然是孩童开蒙识字了。起初十来个庄户孩童开蒙读书,只能算作是实验性质,以蓝儿的知识储备量,也教不了什么东西。下一步,不管是庄户还是亲卫们家的孩子,想通过卫家读书习字,成为读书人,自少不得要为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