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活,自顾自回到牛车上,又想起一问题。
摆摆手示意庄户们继续做自己的活计,卫臻一边考虑一边回答道:“大约半天的功夫,弟子也没有细致留意过。”
除了卫府庄子上能磨一石以上的麦粉,庄户们可没几个舍得一次性拿出那么多麦子磨粉的,再说推磨时,老实人出的力气多,干得快些,惫懒的就慢些,花费人力他自然没个详细数据。
“折损几何?”
蔡邕留意到麦粉中分离出的麦麸。其实庄户们自家磨粉根本不筛出麦麸,毕竟损失不少,混着麦麸的麦粉虽口感不好,比麦饭却强上太多了,省些麦麸,又能多填几日的肚皮,可不能像小主君那样,用麦麸来喂鸡喂豚。
“大约九折一到八折一。”
这个比例卫臻却是让老管家仔细称量过的。主要看麦粉的纯净度,筛细点,折损自然多一些。卫家的麦粉其实都是庄户们磨得,工钱自然是没有的,也就是筛下的麦麸留给磨粉的庄户。
“那很好了,一点损失能让难以下咽的麦饭变成可口的麦粉,相当划算了,再说麦皮怕也能食用吧,就怕是难以入口,倒是可以拿来养牲畜。”
庄户们拉半天石磨的工钱变成了蔡邕口中的一点损失,他到底是有名的大儒,脑子灵光,倒是猜想的正确。
“先生说得是,庄子正是拿麦皮来喂养鸡豚那些畜禽,想来以后会肥壮一些。倒是庄户们,舍不得麦皮,就混在麦粉里食用。”
蔡邕管麦麸叫做麦皮,那就是麦皮。卫臻也懒得纠正,免得解释何为麦麸。再说麦皮这个叫法更加简单直接,通俗易懂不是?
“那也寻常,虽难以入口,填饱肚子倒也与麦粉一般无二。”
蔡邕很有封建地主阶级的觉悟,话说的那叫一个理所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