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大雁塔,这是一座因寺而建的塔,又名“慈恩寺塔“,这是由唐代高僧玄奘为保存由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而主持修建的塔,我国的四大经典名著西游记中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就是从这里出发。西游记豆豆很早就看过,但是身临其境的来到这
座蕴藏着历史典故的宏伟古建筑面前,广场上数米高的玄奘大铜像对着西方的落日,全身笼罩着一层淡淡的金光,看起来神圣无比,我告诉豆豆,这就是西游记里面不远万里西行去印度取经的唐僧,他当年一路向西所走的这条古丝稠之路,也是我们即将前行探索的道路,而以我们现在的条件和当时的条件相比,已经好了不知道多太倍,当时的那种条件,他以一已之力,不远万里跋山涉水远赴西方,靠的是救渡众生的一种强大精神信仰,人往往也只有在信仰的支撑下才能够爆发出不可思议的强大力量。
唐玄奘当年取经的路线是从长安,也就是现在的西安出发,当时没有发达的交通和信息交流,佛教最初就是从西域传过来的,所以玄奘出发后一路向西走,穿越河西走廊,过星星峡、流沙河(莫贺延碛),进入哈密,再穿越吐鲁番盆地、塔里木盆地,登上帕米尔高原,来到了中亚。这之后玄奘才知道佛教发源于印度,于是又拐向南方,翻越兴都库什山达坂,进入印度。
这一路上玄奘经历了四天五夜滴水未进“几将殒绝”的沙漠孤旅,也曾经遭遇天山雪崩“七日之后方始出山,徒侣之中餧冻死者十有三四”。一旁的导游小姐姐拿着麦克风对着一群外地的游客大声的介绍着。
而我们即将去往的这条路线正好有一些地方是和唐玄奘西行路线重合,我问豆豆道,你怕吗?
豆豆回答道:“既然当年唐玄奘那么艰苦的条件都能到达,我们现在这么齐全和先进的装备,有什么好怕的,再说不还有你吗?他望了我一眼,我感到一种被自已儿子认可和崇拜的感觉在眼神里,也不负我这么多年一直坚持不懈的努力,在教育孩子方面我很少会去刻意管教,当我把自已活明白后我就只是努力做最好的自已,当我自已做到自律,坚持,上进,积极和勇敢,在一种无形的影响力下,孩子自然而然的会把我当成一种榜样去效仿,这已经远胜过了被动接受说教的力量。
看完了大雁塔,我们简单逛了下回民小吃街,随便买了点小吃,就找了酒店开房休息,开了一整天的车又逛小吃街,那怕是我身体素质非常好,也还是有些疲累,我们计划开房间休息,第二天早起去看秦始皇兵马俑,我之前在西安工作的几个月里,并没有去过兵马俑,其实并不是当时不想去,而是当时经济很拮据,舍不得一百多元的门票钱,我也豪不忌讳的告诉豆豆这些,对比当时的那些年,我已不再会为钱去发愁,但正是因为有当年那些贫苦的日子,现在的幸福感才更觉得弥足珍贵。
到达西安后的第二天一早九点,我和豆豆到达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西安秦兵马俑再现了秦始皇的军团横扫六国,一统天下的壮阔景象。
一号坑是由许多步、弩、车、骑四个兵种混编的阵营,二号坑尚未清理出来,只是在兵马俑的坑上盖上了建筑,以此保护埋在泥土下的兵马俑,三号坑最小,是属于统率一、二号坑兵阵的指挥部。据兵马俑博物馆的导游介绍,兵马俑本应全是彩俑,但当时发掘时由于我们还没有掌握保护不褪色的技术,所以一号坑兵马俑出土不久,颜色就全部褪尽了,自此二号坑也不敢再发掘。甚至以前兵马俑博物馆里是不许拍照的,因为闪光灯对文物会有一定的破坏作用,但到现在这些问题都已不再是问题。
从春秋时期的诸候到战国时期的豪强,秦国,这个从西部边远地区的小国一步步发展起来的军事大国。以横扫大江南北之势,迅速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统一。两千年过去了,江山依旧。在一次不经意的打井工作中,一个现代农民唤醒了那支沉睡了两千多年的军团,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数千名正装列队战士,长枪金戈在手;战马昂首嘶鸣。在春秋战国,那是一个穷兵黩武的年代,秦国的国君接纳法家的思想,从而组成了一支勇往直前的部队,在士兵的眼中只有砍掉敌人的头颅才是加薪进爵的唯一途径,于是这种实用性的精神统领
着秦国男人的全部理想,并凭着这股精神,最终使秦国赢得了天下。
很多后人的左传或历史文献记载中秦始皇是一个暴君,但我并不这样认为,真实的历史没有人能够把它还原,但是一个心中装着天下的男人,并用自已的实际行动将天下分割开来的版图粘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全国统一,这得需要何等的魄力,这是一个书写了中华民族历史的男人,从内心骨子里我敬佩这样的人,如果没有胸怀天下百姓的那种坚不可破的信仰和情怀,是无法做到单纯的用武力去统一天下的,这不可能是一个我行我素性格暴躁的暴君能够完成得了的事情。
地方上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对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