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凡问:“你去美国,怎么样啊?后面都没有空闲下来,好好的陪你说说话。”柳澜没有正面回答,手指绕着咖啡杯的上缘,一圈一圈。柳澜说道:“一凡,你听说过有一个叫做-薛定谔的猫典故?”一凡笑道:“我是理科男,我当然知道了。我粗浅的理解,我们的世界可能,不止现在坐在。我面前的一个世界,可能还有另外N个。叫做什么来着,平行宇宙,对平行宇宙!”
柳澜说道:“其实坐在你面前的柳澜,的确是从很多时空穿梭而来,每个柳澜的背后都是不同的故事。你先听哪个?”一凡笑道:“我听你说故事,都挺吓人的,你还是先从比较大团圆结局的开始吧。”
柳澜说:“为了表述简单点,我把不同时空背景过来的,做一个编号,就按一号、二号、三号这样吧。一号柳澜不顾家里人的反对,带着孩子来到了美国。开始的时候,住在堂弟家,不过很快就租到房子了,搬过去独立住了。刚过去肯定吃了不少苦,和你说的一样,不能换个灯泡,充个液化气,倒一个垃圾,都要电话给堂弟吧。她都咬着牙坚持下来了,孩子到了美国,和她相依为命,也懂得体谅她一些,也帮着一起坚持下来。一号柳澜也在华人社区报了一个英文班级,和他们一起学英语。孩子入学之后,还算争气。和上次与一号柳澜交流的那个大姐说的一样,美国针对自闭症孩子的教育还是有一套的,他们善于发现孩子优点。一号柳澜孩子真正的兴趣点,她将孩子带到美国才知道,原来是美术。他对色彩的辨识度,还有对于线条的理解,常常有非常新颖和超常规的想法,这些是一号柳澜在国内一直忽视的。到了新的学校才被挖掘出来,有了这样的兴趣,一号柳澜又给他上了很多当地的美术班,找了不少好老师。”
柳澜正了正身子,将已经差不多塌陷到沙发里面的身躯又拔出来,接着说道:“美国教育还有一个优点,就是以鼓励为主,从来不去骂孩子,这个不行,那个笨蛋什么的。所以孩子渐渐找到自信,人有了自信就什么都顺利。英语也学习的非常快,也积极的参与到学校和社区活动中,堂弟他们也帮着我们。一号柳澜儿子会画画故事,越来越出名。在一号柳澜所在的市里,小学生画展上面,还拿了第一名,孩子的爷爷奶奶,还有爸爸都过来。他们虽然没有说太多,但是看得出来,孩子出来是对的,一号柳澜当初的坚持是对的。只有让孩子走出来,才有他今天的成绩。”
一凡笑道:“你说了半天都是一号柳澜家孩子的故事,我想听听一号柳澜她本人的故事,她生活的累不累,有没有男朋友了?”柳澜笑道:“你这个人,就是想着我说点劲爆的故事,给你听是吧?可惜没有。一号柳澜,在当地中国超市也找了一份工作,因为我还是喜欢看房产相关的东西,在国内养成的看房的坏习惯了。不过美国的楼市和中国的不同,最明显的美国要交很重的房产税。虽然现在还没有买,但是也在准备了。爷爷奶奶老两口,到了加州以后非常喜欢那边的阳光沙滩,上海人还是比较洋气的,再加上有个侄儿----就是介绍柳澜过去的那个堂弟,也在这边,就准备和孙子一起在这边住下来了。”
一凡又问道:“一号柳澜家那口子了?”柳澜说:“他在国内的工作舍不得丢弃,等加州房子买好了,一号柳澜计划再稳定一段时间,老公也一起过来吧。现在孩子这么优秀,肯定能考非常好的初中高中大学。一号柳澜老公可能办一个停薪留职,到时候也一起搬过来,上海这边反正房子还有几套,随便出手一套,就可以够她们在美国,过非常舒适的生活了。毕竟一家人团团圆圆最重要的。”
一凡有点不太满意,提出了质疑,笑道:“你说的一号柳澜这么好,为什么脸上还挂着伤痕啊,身心疲惫的样子了?”柳澜也笑道:“你这个家伙,就是见不得人家日子过的好。是这样:这段时间正好是社区有不少家长,也知道了一号柳澜在美国非常励志的故事了。正好也有不少想要办理移民的,或者准备带着孩子出去上小学、初中的,他们也想听听到那边之后生活、工作还有孩子上学的情况。这些人就建了一个群,邀请一号柳澜回来,和她们讲讲课。”
一凡还是有点刨根问底的意思,继续发问:“不对啊,你们社区或者他们身边的朋友,应该出去很多人才啊。比如你家小叔子什么的,人家都出去多少年了,或者留学中介机构的人,或者专门从美国邀请一个中学老师过来,不是更好吗,更专业吗?”
柳澜笑道:“那好,现在就有这么几场,北美新移民环境介绍会。就是按你的说法,过去二三十年了,已经差不过融如当地生活的,或者直接从中介机构、美国的学校找几个中国籍老师过来,还有我,几个人打擂台。让社区阿姨或者和我年纪差不过的新晋中产去选择,看看她们愿意听谁的讲座?人家想听的,不是广告,不是脱离了实际的乌托邦,而是和我一样,过去马上买菜,吃饭,买车,买房,给孩子找学校,自己如果不想在家闲着,可以找一份适合的工作,如此种种。而且这些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