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市面上好的财经小说可不多。
就以国内最大的网文平台起点来说,上面都市类小说很多,但大多是重生+穿越+无脑爽文,几乎都是一些卢瑟的YY之作,没有什么启发价值。
所以甘亮第二天直接去了深市书城,买了一堆财经杂志、书城在显眼位置推广的最新财经出版小说,甚至《组织行为学》这种大部头都买了几本。
有美琳的帮助,他的选择就轻松多了,一些实务操作的工具书也买了些。
做老板的一定要懂财务、懂经济……这是倪长乐吃饭时经常说的。
反正多读书,总是没错。
……
周五,九家机构一起过来调研川腾技术。
这九家包括了四大行下面的JSCC、HTF、HBXY等多家基金。有六家在前十大流通股名单上,持股数量从10W+到60W+不等。
来的,都是基金经理或研究员。
倪长乐和孟平、周朗等六位董事一起在会议室中接待。
JSCC的研究员首先提问:“川腾技术披露的电梯物联网系统及相关产品,具体有什么功能?有利润前景吗?这种产品在国内有竞争对手吗?”
林青松笑着解释:“就是电梯运行情况的远程监控系统。包括服务器里的软件、数据采集、终端软硬件等,发展前景较好。
国内做电梯驱动控制系统的同行,大概有四五家吧,都在这块有所关注和研发,总体销售额暂时并不大。”
HTF的基金经理问:“听说川腾技术和源川股份在争夺国内最大的振亚港机,具体进展如何?我去过源川,黄董说振亚和源川一直有稳定合作,他们的对外宣传资料上也是这么描述的。
振亚港机这种客户,在公司的客户体系中,大概相当于什么级别?”
倪长乐亲自回答:“我们的驱动器满足振亚港机要求,有少量销售。
从采购习惯上讲,振亚目前主要用的还是进口品牌。
振亚只是公司众多EU潜在大客户之一,我们不会放弃这种客户。至于源川和振亚的所谓稳定合作,我们不好置评。”
HBXY的基金经理问:“现在光伏逆变器市场这么火爆,公司为什么不切入?或者说,公司有没有进行相关技术储备?”
倪长乐:“光伏逆变器的应用比驱动器要简单,公司有相关技术储备,但如果要切入,按IPD集成产品开发模式,必须有足够的项目需求支撑。
目前项目需求不是很迫切,只有个别客户希望我们按其提供的技术规范来定制,比如100KW和250KW电站型光伏逆变器,已经在中试过程。
这种简单的定制化业务,我们不会拒绝,但也不会大规模切入。
换句话说,就是有订单了才会去生产。
在新能源领域,我们重点关注的不是光伏,而是新能车。”
HBXY的基金经理跟着追问:“但是光伏市场确实够大,比如庐州最大的光伏逆变器厂家阳光,今年预计销售收入会超过10亿元,倪董难道就不动心嘛?
哦对了,还有组串式的小型逆变器,就在石岩也有家叫GRT的,听说发展势头也不错。”
倪长乐摇了摇头:“我说过,有利润、足够简单的定制化订单我们会接,但不会去主动推广。
光伏市场和我们的业务几乎没有重合点。至于政策,我不想过多置评。
另外,国内赚钱的行业很多,我们不可能都要去做。这种诱惑,我们还经受得住。”
在旁边不远的石岩工业区,GRT这家公司才成立两年,噱头还是可以的,因为其创始人丁海云是来自台系山特。而山特系人才,乃是国内光伏逆变器的中坚。
台系山特,其母公司飞瑞被米国伊顿收购后,光伏研发并不受重视从而解散,有不少人才出来创业。
GRT和庐州阳光的产品路线不同,但倪长乐只是保持了关注。
比如庐州阳光是去年在创业板上市的,这家公司的背景,是川腾没法对比的。其核心团队几乎都带有事业单位背景,在集中式电站型逆变器方面容易拿到政府的大额订单。
至于GRT,虽然势头还行,但要想大获成功,这路就长了。
因为做组串式小型逆变器的,国内还有好几家,但业绩也就那么回事。这玩意实在是没有什么太强的技术门槛和护城河,市场比较乱。
HTF的基金经理点点头,问:“公司的产学研项目,也就是新能车驱动控制,在技术上和国内国外同行比,有什么优势?
根据我们的了解,上海D驱和上海精动,这两家销售额去年都过亿了。公司在这块销售额有多少?”
孟平接过话题:“到目前为止,新能车电机驱动控制器销售额刚好超过1000万元,还在发力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