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二章 一念罪恶  凤御龙筝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积久生灰的地宫中,阴冷夹带着潮湿散发出阵阵霉味。几道昏暗蜡黄的烛火摇曳颤抖着,忽明忽灭。惨淡的烛光并不足以照亮四周,却意外的将每个人脸庞上的惊恐,映照得煞白。

本以为躲在地宫内,就可以麻痹自身,从而对外面那场腥风血雨视而不见。可那如闷雷一般的轰隆,如锤铁一般的清脆,却透过那带有裂纹的石壁,震颤在了所有人的心头。

霎时!

投石机投掷而来的一枚火焰巨石,重重的砸在地宫正上方的土地。伴随着建筑坍塌粉碎的巨响,地下的狭小空间也随之摇晃,几把碎石粒从地宫顶部掉落在了几位大臣的紫色稠纶上。

感受到性命之危,他们惊叫着抱着头鼠窜到地宫一角,缩在一团。恐惧打破地宫内部的宁静,经久不息。所有人都抬起头,怔怔地盯着摇晃的地宫。怕一个不牢固坍塌下来,让他们长眠于此;更怕叛军临下,突破死守地宫防线的士兵。

地宫之中,除了周围昏暗的烛火,四周都显得空空荡荡,没有其他多余的摆设,唯最上方端立着一把雕龙镀金的龙椅,上面的浮雕虽不如朝堂之上的龙椅来得奢华,但也绝不是凡品。龙椅的正前方立着一个漆红色的桌案,上面摆着一杯茶水。

皇帝肥硕的身躯包裹在巨大的龙椅之中,微微歪斜的冠冕、上下起伏的胸口、紧扣着龙椅的双手、紧蹙的眉头。微眯的双眼扫过周围的每一个大臣,看着他们瑟缩胆小的样子,心下更是不耐。

国家养这群人不是吃闲饭的,为的就是在危急存亡之际能够为自己出谋划策。结果看现在他们那闷不做声的样子,当初说的话不过都是为了好听而已。若是指望他们,南汉早就灭亡了!

皇帝强压着心中的怒火,举起桌案前的茶杯试图喝水平复一下自己不安的心。

就在这时……

“报……叛军已打进内宫!”一个负责随时打探战况的斥候,匆忙地跑进来向皇帝报告着最新的情况!

听到如此不利的消息,皇帝那捧着茶杯的手停在了半空,恐慌、愤怒交织于心,一触即发。

“砰”地一声,杯子顿时摔得四分五裂,杯中茶水四溅,水花在皇帝的龙靴上绽开,即便透明,却也触目惊心。

众大臣应声跪倒,低着头瑟瑟发抖不敢直视皇帝,不知是畏于皇帝的暴怒,还是恐惧于城外抛掷而来的火石。

皇帝一双凌厉的眼神直直盯着面前跪着的斥候,语气阴森,“到底是什么人?是想造反吗?”

“回禀陛下,是……是广溪王号称勤王前来,说是陛下受了近唐人的蛊惑,诱……诱捕齐昌王于宫中,领兵三千,又……又于城外汇合齐昌王西极铁卫八百骑兵,现已将皇城团团围住!”

斥候颤颤巍巍地跪伏在皇帝面前,不敢有半分虚假地说着自己所了解的所全部情况。

皇帝“腾”地一下站了起来,但幅度过大的动作也将面前的桌案撞翻。他顾不得因桌案的碰撞给自己带来的疼痛,眼神幽深,几乎挤着牙缝说道:“那为何无人来报叛乱之事,又是谁泄露了齐昌王的死讯?”

斥候吞了吞口水,硬着头皮道:“陛下,近日宫廷防卫人员大换血,新旧交接还未到位,所以无人来报,叛军正是趁此机会大举进攻的……”

“那你是指这是朕的过失了?”皇帝喘着粗气,一双凌厉的眼睛望着斥候,吓得他连忙扣头:“卑职绝无此意,还望陛下明鉴!”

皇帝冷哼一声,想起当时的满朝质疑、人心叵测,斥候看似无心的再次提起,让皇帝心中的那刚刚续上的银弦迎来了二次绷断。

凌厉的眼神充满了皇帝的眼眶。斥候分明见着那猩红眼睛当中密布的血丝,不禁浑身发毛,仿佛自己被林中的恶狼盯上了一般,但凡有丝毫异动,下一秒就会被生吞活剥。

冷汗顺着斥候潮湿的鬓角流向下颌,瘙痒却不敢抓挠的感觉让他面部出现抽搐。他算是明白了,陛下的兴师问罪,自己无疑不是那于事无补的替死鬼。

“陛下。”

敢于在此时发声的,整个宫廷上下恐怕也不出其二了……

站在一旁的国舅对着地上的斥候使了个眼色,再对着地宫门口微微颔首,示意他先行退下,继而为他开口解围道。

“陛下,此事怕是广溪王预谋已久,早已将各路探子买通了,他们就等着一个机会呢!而齐昌王的失踪恰好给了他一个联合其旧部的借口进行发难。至于皇子殿下的死讯,臣不知是何人泄露,况且他素来来去无踪,寻访异人或里通他国,就连他的亲妹妹婵娉,也不告诉。”

面前的国舅已然步入中年,坚毅的五官、炯炯有神的双眼依稀具有青年时的风采,眉眼之间与皇后极为相似。

“既然如此,那就请国舅告诉朕,广溪王又是如何得知的呢?”皇帝微眯的双眼直直盯着国舅。

“不管广溪王怎么知道的,但他知道的肯定不是全部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