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三章 肮脏棋盘  凤御龙筝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皇帝安静的听完,面对着如此忧国忧民,心系黎民百姓的一位凌姓道士,心中的算盘也几近码完。于是,在县丞那惊异的目光之下,赞许的鼓起掌来。

“先生真乃非凡之人,大汉若是有先生这样的人物,何愁天下不能一统,江山不能稳固呢?方才那些失礼之话,也不过是朕在试探着新唐,是否真的配得上北方霸主这个头衔,还望先生莫怪。”肤白貌臃的皇帝有着与绝大多数南国人截然不同的精致面容,瘦下来甚至可得出齐昌王绝色甲天下的原因,但是李成茂却对他说出的话百般不爽。

像是察觉到扫在自己脸上的不满与憎恶一般,皇帝一改招拢的语气,面向那个“邢成茂”有些推脱的说道:“贵使臣翻山越岭来我大汉,途径蛮荒,想必历经不少险阻,而我大汉与近唐本就是一衣带水的兄弟之邦。朕更应尽地主之谊,用这方圆百里的山水人间来招待二位,以表和亲同盟之心。”

“只是,嫁哪一位公主至归国,还需等朕思量后再决断。二位使臣就先随众甲士们歇脚于馆驿等候吧。”皇帝温和的语气换来的却是众甲士兵们整装待发的姿态,陈端锐更是腰佩重剑,昂首迈进厅堂,走向了来自新唐的二人,意味早已不言而喻了。

戏剧的开展总是惊人的相似,但李成茂绝不愿再让历史重演。

坚硬厚重的铠甲披在矮小敦实的陈端锐身上,结实健壮的肌肉是他昂首的仪仗。虽然低矮的海拔让他在李成茂面前如同一块秤砣,可高贵的大汉校尉身份却自然而然的抬高了他的骄傲。

陈端锐面朝皇帝恭敬的行了一礼,而后转身对向比自己高一个头的李成茂,面色不屑且轻蔑。

然而,直到察觉径直朝自己脸上扑来的阵阵火热鼻息时,陈端锐才后觉:本以为会对自己卑躬屈膝的新唐兵卒,非但如此,反而用两个通着气的鼻孔招待自己。时不时那滚烫的热气就招呼在了面颊之上。

这还没完。

“陛下,外臣‘邢成茂’请准贵国婵娉公主配于我大唐!”声音坚定而干脆,傲骨如凌诺伊都为之一动。

就在这一刹那,李成茂作为江湖之人该有的霸气暴露无遗。当着周遭上百号众甲士兵的面,将飞溅的唾液肆意的喷洒在他们上级的脸上。

“岂有此理!你可知婵娉公主乃是……”还没等陈端锐发怒,案几就再一次被骤然拍响,年老的县丞激动的拔高了他一向低沉的音调,粗哑的音色被挤压得尖细,偌大的厅堂之上都是他拉扯的噪音。

事关“婵娉”,老县丞赶紧扭头看向一旁的皇帝,然而却与圣上那错愕的目光相遇。

“陛下…”老县丞欲言又止,似否定也似提醒。可他毕竟也算是老而精的人,察觉到皇帝目光中的意味后立马意识到自己的失礼之处,缓慢的躬身回归平静和不语。

他也同样的老而精,哪能看不出来圣上的招拢之心?自己可以不计前嫌,甚至相敬如宾。可这仅限于那个白袍的老道人身上。现如今,就连小小的兵卒都敢在公堂上造次,是可忍孰不可忍。

“老臣岂能不知?”凌诺伊缓缓的走向正前方的案几,也与那黑侍缩小着距离。该有的陈设都已经铺垫完毕,是时候进入正题了。

“公主婵娉,乃是当朝皇太后的掌上明珠,皇后陛下更是视若珍宝。最重要的是,婵娉公主还是齐昌王殿下的胞妹。”直白的声音毫无避讳的响起,夹带着些许真相穿透在庭上那股诡异的气氛中。比声音更加震撼的是凌诺伊的眼神,目光所及之处,深邃犀利,仿佛洞悉一切。使得皇帝和老县丞不由的为之心头一颤,脸色瞬间凝固了起来。

在皇帝身后寸步不离,那个巍峨如山的男子,漆黑的面容上略过一道忧伤。相传,其昆仑奴一族,随着盛唐的灭亡而一并消失在世间。可他眼里不断流露出的悲哀,却分明是他活着的最好印证。

“当然,再具体一点,婵娉更是您的孙辈血亲啊,老国舅大人!”刚才的一切又好似道士的有口无心,转眼间便目光涣散,朝着老县丞竟唠起了家常。

清风拂过,宽大的衣袍飘然而升,县丞腰间那与服饰身份不符的珊瑚象牙佩,通透散发着高贵的微光。

打一开始,凌诺伊就没认为面前阴冷异常的老头是这区区小镇的县丞。一个人再怎么伪装隐藏,他所吃食的五谷杂粮、接触的三教九流、经历的森罗万象,都对他自身气质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即便这老头再怎么精瘦,穿着再怎么朴素,说话再怎么恭敬,可骨子里面这份王侯将相独属的傲气,却是在举手投足间流露出来的。

皇帝似乎比李成茂更愿意接受白袍道士的料事如神,看向凌诺伊的眼神里又多了些许贪婪与阴险。古有曹操斩杨修,刘备杀张裕。自己确实欣赏眼下可能是“天虚”的道长,可若是他知道了太多,反而成为了自己的心头大患。

“先生的敏锐,朕认为可举世无双。和亲之事,朕已允诺。只是,想回宫和公主商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