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二章 厅堂舌战  凤御龙筝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物种的凌诺伊,思绪不断飘向了更远的方向。

可眼下,还有要紧之事还没解决。见皇帝坐下却迟迟不发话,他只好拜伏在地上说道:“皇帝陛下,请赐婚于我大唐,从此我大唐与大汉既盟永…”

“你是如何知道朕在屏风之后的?先生岂有通天神眼不成?”皇帝打断了凌诺伊的话,相比于同盟之大事,他更倾向于消除心头的疑惑。

“回陛下,贫道实属一介凡人,仅对风水略知一二罢了。”

“方才贫道前脚迈进厅堂门槛,便觉堂屋气宇轩昂,宛若一颗夜明宝珠降临于此,即便是在白昼时刻也倍感蓬荜生辉。来往的穿堂风流动里蕴藏着劲道,清爽中夹杂着霸气,让贫道不禁肃然起敬;再者,屏上画出的小桥流水本朴素淡雅,竟也能透露着高贵精致的神韵,仿佛巧夺天工的世外桃源一般。”观察到皇帝紧绷的脸上逐渐露出悦色,凌诺伊这才慢悠悠总结道:

“拥有着如此浓郁的帝王之气,也说明了定有王侯居此间。思及此处,贫道一时激动,没想到竟一语道破天机…”

如此一番恭维之话将皇帝安抚得心花怒放,老而精的道长自然不会将实话说出。

“无妨。”皇帝摆摆手,主动示好道:“恰好朕最近思绪杂乱,似有神魔鬼怪扰乱其中,故时常彻夜未能入眠。凌大人既有这等本事,倘若能为朕的宫殿相一相风水,何其有幸啊。”

“谢陛下抬举,贫道受宠若惊。虽甘愿为陛下献上绵薄之力,可无奈身负皇命无可怠慢。”

“且,较之风水之事。两国联姻合盟,共同兴复中原大唐之盛世;尽快结束这一场旷日持久的混乱局面,还生灵大地安宁与和平,才应该是致使陛下夜不能寐的‘神魔鬼怪’。”语气不卑不亢,沙哑雄浑。似黎民百姓的肺腑心声,又似世外高人的殷切抱负。

一席话说得皇帝老脸一红,没确定这老道是否是自己要找的“天虚”之前,心中再有万般恼怒也不得展现出来。

“先生所言极是。既然先生是为和亲而来,为何只有使臣二人?又是为何放着官道不走,而偏偏途径民坟之处呢?要是二位不幸被盗贼所伤,恐怕先生就不会和颜悦色的和朕在这里谈同盟之事了。这样,岂不更耽误先生的苍生大计?”皇帝自然也不是善茬,面容上微笑不改,语气平和却句句藏刀。

“这狗贼…”李成茂在心里嘀咕着,他与齐昌王同为皇子皇子,多少也明白这个身份虽是龙血凤髓,但也危机四伏。皇帝这一番话不可谓不阴险,然而他竟一点儿都不担心老道会被说服。

即便这才短短的半路风尘,两人却共度了生死,李成茂不自觉的开始依赖起身边这位高深莫测的白袍道人来了。

“回陛下,贫道窃以为:国富在于民富,国强在于民强,国安在于民安。”

“吾泱泱大唐,绝不会与蜉蝣小国联姻,也不想与外强中干的势力国家联婚。贫道特地选择途径民坟的这条路,来一探究竟,没想到南汉大国果真有些徒有虚表。”凌诺伊毫不避讳的说道,一旁的李成茂顿时觉着后背发凉。

“此话怎讲,望先生赐教。”然而眼前这胖子不但没有怒发冲冠,竟而有些期待,脸上的横肉微微颤抖着。

“其一,乱叶归根、天道轮回,这是苍生之理。故死后安葬的轮回之处,便变得极为重要。民不富,无以立坟,更无以修墓,只得埋尸于土壤。致使本是夏至节气,坟场却阴盛阳衰,恶臭熏天。可酒楼里的县府大人们却能夜夜笙歌,为美人而一掷千金。区区厚荃小镇,县府竟修得如此气派,恕贫道不能理解。”

“其二,风水相术流传至今,已达五百年之久。按理,这大国之百姓,不能说个个精通风水玄术,好歹也要知晓最基本的常理。可贫道在坟上迈步一里,无一符合风水也罢,可有几户竟将尸首北向,煞气逼人。路过或者祭拜之人,心智不甚者,以陷入幻觉为轻,夺魂迷乱为重。”

“子不教,父之过。民之愚,乃官府不教之过。民无常识,更不可指望其建功立业,使国强大。”

“其三,官道与民道乃同为安国之本,重官道而不顾民道,岂能算是国安?”

“贫道本不知那群蒙面骑兵为何人,若真是陛下口中的盗贼之徒,那还请陛下将消灭民道之上的盗贼作为一件理所应当的事情。民坟处不乏百姓摆设的祭品,若连此处都不得安宁,陛下以何抚民安心?怕是生者惴惴不安,不敢上坟,死者孤苦伶仃,不得安息。”

“以上三点,皆是贫道在民坟处所得愚见。然观小而映大,陛下不可不重视。”

话音落下,厅堂内的沉默整整持续了五秒。待皇帝回过神来,才不自觉的举起手鼓掌起来。

“啪啪啪!”数百名甲士也跟着拍手。

李成茂露出轻松的笑容,瞥向老道的眼里有信任也有害怕。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