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正发愣间,永安公主眼珠一转,又道:“王瓜!”
郑纪不禁一怔,忙问:“这是哪位女子?”
永安笑道:“五位女子已完,现说王瓜,对什么好?”
“这个却难。”郑纪低头寻思片刻,迟疑道,“对是有的,只怕不恭了用后稷可好?”
众人拍手喝彩。笑声刚落,永安公主忽朗声吟道:“下大雨麦子灌种。”
满座的人全被这副对子难住,都蹙着眉头苦思下联。郑纪暗吃一惊,心里道:“小龙儿的这位姑姑,好生厉害!”
立起身来,在亭外踱了两步,几次张口欲言又止。此时日近午时,阳光透过亭前绿荫斑驳,静得一丝声音也没得。良久,他眉头一展,仰首朗声对道:“旱高地田禾必干。如何?”
“好!妙得很。”
扮作管家的老太监孙彬首先叫好,众人醒悟过来,也哄然叫妙,上下联都是绝对。此联谐音夏大禹墨子诸子管仲:人物汉高帝:高祖刘邦田何:学大师比干:纣的大臣。的确是难得一见的好对。
“先生高才!果然名不虚传。”永安公主笑道,“敢问以孟子之贤,何故为列国不容?”大家见她又发问,又都敛容屏息静听。
郑纪现在女子才华横溢,也来了兴致,笑道:“孟子处战国离乱之世,列国之君咸取利而不知义,故夫子至公之志屈不能伸。此则时也、命也、运也、数也!”
话音刚落,永安又笑道:“我听人家说,同进士是鳏对?”
郑纪哈哈大笑,道:“这算什么鳏对!千古鳏对,我只听说是烟锁池塘柳一句。同进士可以对如夫人!”
“呵呵,烟锁池塘柳也算不得千古鳏对,本姑娘曾对以桃燃锦江堤,如何?”
郑纪一呆,口中默颂“桃燃锦江堤”,琢磨了几遍,鼓掌大笑,上前深深一揖:“龙姑娘大才,果然妙对,在下佩服!”
”烟锁池塘柳”这一千古绝对的上联,多少年来,无数贤人才子试对,均无佳句。当朝首辅李东阳曾指出:遍览汉语之字,亦难得其精妙恰当,意境更甚之。不过,多少年来,还是有不少仁人试对。没料到,今天倒是在这里,从一个妙龄女子口中听到了这绝妙的下联,郑纪的确佩服得五体投地。
永安公主兀自不肯罢休,咄咄逼人又道:“先生学富五车,名不虚传!敢问您最喜爱古圣先贤的哪一句话?”
郑纪刚才被这女子的才华惊到了,实在怕再对答下去自己会出丑,他心想,如不开一个小小玩笑,只怕她仍要纠缠,于是笑道:“惟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一句话惹得哄堂大笑。老太监孙彬控制不住一口茶水喷了出来,呛到了肺里,大声咳嗽着笑。小龙儿俯身捂着肚子几乎笑岔了气。俞大猷手扶椅背弓着腰蹲在地上笑。永安公主涨红了脸,啐了一口,咬着牙说声“佩服”,转身飘然离去。郑纪擦了一把冷汗,说实话,他刚才被这姑娘考出了一身汗来。
龙儿见郑纪有些尴尬,忙向他笑道:“先生,不要介意。我姑姑生性好强,略通文墨,喜欢和别人文斗,倒叫先生见笑了。”
郑纪望着永安公主的背影,感慨万分,笑着摇头道:“龙家家学渊深,佩服得紧,哪里敢有见笑之意。”见旁边桌上设有文房四宝,禁不住意兴大发,上前援笔在手,饱蘸浓墨大书一联:
花满三八,瑞凝长春。
凤毛济美,麟趾呈祥。
看他一笔草书龙蛇相斗毫无拘滞,众人无不啧啧称羡。小龙儿近前来,端详了端详,笑道:“你等稍待片刻,我拿了去请姑姑看!”
说完,小心揭起宣纸,便带着俞大猷,大步流星的追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