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一章 陛下,吐蕃兴兵了  大唐:我家娘子太旺夫了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一章陛下,吐蕃兴兵了

“以你的才华,不出仕为官,实在是浪费天赋啊。方才你这分权制衡的想法,可真是让朕大开眼界。”

李世民感叹道。

虽然,他也知道自己根本不会采用三权分立的办法,但是借鉴一下其中的某些思想,倒是完全可以的。

而他对于楚文的印象,又好了许多。

先是科举取士,再是吐蕃和亲,然后又是分权制衡。

不得不说,这年轻人脑子里。

还挺有货的。

不像是那些夸夸其谈,坐而论道的文人。

不说别的,光是楚文的洞察力和思维的深刻度,就甩了普通人几条街。

楚文微微颔首。

听话听音,他知道李世民肯定不会采纳。

不过,他对此不关心。

就当是吹牛逼了。

毕竟,大唐再怎么开放,终究是封建时代。

你让一个封建时代的君主,立即改换体制,搞选票制度。

这不是强人所难么。

若是真搞起来,只怕到时候会是军阀林立的状态。

而李世民十有八九会被架空。

所以,此事也就是过过嘴瘾罢了。

他唯一关心的,便是生意。

而李世民的态度,则已经很明确答应了。

目的既然达成,他就准备告辞。

本来他还想着搞一个腰封,腰封写着李世民的推荐语。

但是愿望很美好,现实很骨感。

别看李世民跟自己说话乐呵呵的,但是身为皇帝,对于自己在百姓面前的一言一行,都非常讲究。

肯定不会为了一本写推荐语。

以免百姓说他格调不高。

就算真要推荐,再怎么着,也得推荐孔孟的书。

更何况,这《三国演义》开篇就鼓励分裂,妥妥的给有心人递刀子啊。

他正要告辞的时候,却听门口脚步声响。

似乎有不少人。

随后,就听到太监的声音响起:“房大人、杜大人、李大人求见。”

楚文心中一动。

李大人?

难不成,自己的岳丈大人来了?

果然,下一刻,就见李道宗出现在门口。

看到楚文,李道宗也不由一愣。

什么情况?

但此时此地,他也不敢问。

李世民挥了挥手,让他们进来。

楚文告辞的话都到了嘴边,却直接被打断了。

进来的,乃是房玄龄和杜如晦两个宰辅,外加礼部尚书李道宗。

这阵容,相当豪华。

楚文打量着房玄龄和杜如晦。

心里却在想,这么出名的人物,怎么一点都不起眼啊。

扔到人堆儿里,压根儿就认不出来是当朝宰辅。

完全就是两个糟老头子嘛。

“诸位爱卿,如此急切,所为何事?”

看着三人表情似乎有些不对劲。

李世民出声问道。

方才,他和楚文对话的时候,是一副模样。

此刻和几个心腹大臣说话,又是另一副模样。

直接就从和蔼可亲,切换到威严肃穆。

虽然脸仍旧挂着一丝平和的笑容,但目光炯炯,无比锐利。

眸子偶尔开合间,迸出精光。

给人一种威严的感觉。

楚文在旁看着,不由得无语。

这演技,实在了得啊。

变脸也太快了吧。

看来,当皇帝也挺累的。

他完全无法将此刻的李世民和跟自己聊天的李世民联系在一起。

他正在胡思乱想,却听房玄龄的声音响起。

“陛下恕罪,军情紧急,所以我们来的匆促。由于我们拒绝和亲,吐蕃发兵攻打大唐了,这消息乃是八百里加急,接到消息,我们实在不敢耽搁。”

李世民眉头微微皱起。

脸不由得露出几分怒色。

缓缓道:“此事,你们如何看?”

他此言一出,房玄龄等人一时间都有些沉默。

李世民道:“但说无妨,朕恕你们冒犯之罪,尽管畅所欲言便是。”

这时,杜如晦才出声道:

“臣以为,以大唐倾国之力攻打吐蕃,必定是手到擒来,但如此一来,却有一些问题。若是吐蕃联合其他势力,或者突厥再次死灰复燃,到时候我大唐面临的,将是腹背受敌的局面,情况只怕不妙啊。”

杜如晦一直是保守派。

所以,给出的意见,自然也比较保守。

李世民闻言,沉吟不语。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