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玄龄也开口道:“杜大人所言极是,两年前,大唐耗费无数财力,才将突厥慑服。但异族之心,随时有可能变化。而大唐的国力,却经不起拖累。”
“臣却不以为然,吐蕃不过是弹丸之地,不需要倾大唐之兵,就可以将其一网打尽。而且,如今之际,吐蕃赌的就是我大唐不会大动干戈,我们偏要反其道而行之,给其沉重打击。”
李道宗沉声道。
一时间,众说纷纭。
李世民道:“郡王说的有道理,朕也是如此看法,以如今的局面,议和是万万不可的,只能打!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打?”
此言一出,房玄龄等人都陷入了思索。
而楚文,则是站在一旁。
饶有兴致地看着大家讨论的样子,没事儿人一样。
心里甚至在感叹。
房玄龄和杜如晦怎么这么怂了。
当年替李世民出谋划策,策划玄武门之变的时候,没见这么怂啊。
虽然当了宰辅,职位不一样了,考虑的问题也不一样。
但是保守归保守。
如今一个小屁孩儿都拿鞭子抽你了,你还逼逼啥啊。
干呗!
而李世民方才的表态,也是这个意思。
直接就确定了,必须出征。
这才像话嘛。
安静了一会儿,杜如晦道:“此去吐蕃,山高路远,运送粮草极为不便,还得让兵部专门拿出一个计划出来才行。”
“没错,知彼知己从长计议,方能百战不殆。”
房玄龄也深以为然。
几人商量的热火朝天,完全没注意到一旁的楚文。
而楚文也乐得如此。
甘愿做一个小透明。
商量了一会儿,关于粮草的问题,基本告一段落,交由兵部处理。
楚文听得百无聊赖,对此完全没有兴趣。
本来还对这些大佬挺有期待的,以为都是当世人杰。
可是看他们聊天的样子,似乎有些低于预期。
很简单的问题,怎么每次都搞得那么复杂。
他听得都要打呵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