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回答一些问题:
昨天有人跟我讲,我写的智商或智力因素不能提高是不对的,小孩的专注力是可以从小培养的,对孩子的智商会有很大的影响。
答:是的,专注力确实是可以培养的,而且专注力培养好了,孩子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得到很大的提高。学习方法也是可以引导的,比如多引导孩子自己提出问题并自己去寻找答案,都会提高一个孩子的能力。但我们在相同的教育方式下,同样的方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之间的差异还是会显现出来。后天的培养其实非常重要,写完这一章,我下一章将会讲一下为什么我物理成绩很差,这个差影响了我未来所有的学业生涯,这个责任在谁?应该怎样规避这样的悲剧发生。而这个事情的重要性需要所有的家长和老师百分之一千的重视起来,否则后果不可逆。
我校派出去参加奥校培训的学生没有一个能够去参加竞赛,其实是一个很不光彩的事情,我们没有给学校争光,但学校也没有什么反应,毕竟大家都知道我们是一个什么样的学校,对我们也没有报那么大的期望。
很多朋友会问,你上一章用了那么多笔墨写的周慧敏就没有后文了吗?遗憾的告诉大家,是的,真的没有后文了,将近三十年过去了,我脑海中还依然有那个灿烂的笑容,但在那个时代,真的没有什么合适的联系方式能够把大家拉近距离,一旦分手就是永别,不像现在可以加个微信,早几年的时候可以要个qq号。但我现在依然会听周慧敏的歌,没准正像周慧敏在歌中唱的那样:不要自作多情去做梦。每当听到她的歌,看到周慧敏这二十多年没变的面容,就会想起那个穿着花裙子的小姑娘。
但命运有时候也会有很多的神奇,真的是意想不到,大家后面慢慢看。
今天上数学课的时候,王老师先宣布了一件事:我们学校要举办一次数学竞赛,每个班的前十名可以参加。大家听到后一阵交头接耳,后来大家一致认为,这不就是给李然和浩然准备的吗?他们本来就考上了奥校,接受了奥校的培训,那基本上不是一个次元的水平了。其实我个人也有这种考量,毕竟是培训过的人,虽然大部分的奥校课程听不太懂,还是学到一些东西的。所以这节课我基本上没听进去,就想着如果这次数学竞赛再拿了第一名,父亲会给我什么样的奖励,然后不经意的看了同桌鑫鑫一眼,她会给我什么奖励吗?
交代一下,我们的班有点特殊,被称为子弟班,班里很多同学都是老师的孩子,比如我提到的浩然和鑫鑫。其实付丽的母亲也是我们学校的老师,在学校教化学;还有一个学生我们叫他二瓜子,他的妈妈也在学校教数学,班里的很多人从小就认识他,也就在班里叫开了。为什么叫二瓜子呢,因为他有个哥哥叫大瓜,为什么叫大瓜呢,是因为他哥哥也是个非常优秀的孩子,从小很聪明,学校的老师们都说他哥是个顶呱呱的孩子,或呱呱叫的孩子,从此大瓜的名字就叫开了,后来他妈生了他,顺延下来就叫成二瓜了。二瓜在我们班学习成绩一直在十名左右徘徊,好的时候六七名,差的时候十几名,上次期末考试他考了第九名,所以这次数学竞赛也有他的份。
放学后,付丽和鑫鑫提议参加数学竞赛的同学们留一下,大家开个小会。付丽是我们班的团支书,她先发言:我们班是子弟班,有点与众不同,我们很多同学的父母在学校当老师,所以我觉得这次数学竞赛我们班必须要考好!
这时,大家的眼光齐刷刷的望向了我,我一摊手:什么?你们看我干什么!
付丽对着我和浩然说道:李然和浩然,你们两个上次考的成绩好,又经过了培训,肯定是我们最大的依靠,你们两个,只能胜不能败!
浩然打了个哈哈:我在奥校都没怎么听过课,真的,李然一直坐在第一排,他应该没问题,你们可别指望我啊。
鑫鑫看着浩然:你怎么一点担当也没有呢,你还是不是男人!
鑫鑫是我们班的班长,平时很有权威,这么一说,浩然立刻泄气了:好吧好吧,我尽力就是了。
付丽接着说:一周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我们必须把这段时间利用起来。大家都有什么建议,分别说来听听吧。
鑫鑫作为班长当然不让的首先发言:我是这么觉得,我们也没有什么可以借鉴的,但好在李然和浩然都参加过培训,我希望他们能够每天把他们培训过的内容利用起来,教给我们,这样我们就会更有把握一些。
这个建议非常好,大家纷纷表示赞成。于是今天的会议就圆满完成了,大家说好从明天放学开始,由我跟浩然一起给大家做做简单的培训。
回到家,我把我奥校的笔记找出来,从里面把我听懂了的内容挑出来,划上重点,再温习了一遍,也算是备课了。
前两天的课后培训非常顺利,第三天是一个大阴天,放学的时候突然电闪雷鸣,乌云压顶,一场大雨马上就要来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