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依然是个渣  学渣逆袭上名校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依然是先回答问题吧。

人天生是有智力差距吗?可以依靠努力来弥补吗?

答:人真的有智力差距,这个差距基本上是无法弥补的,是天生的。但成功不是由智商差距来决定的,成功是一个全面素质的比拼:你的知识储备,视野,性格特点,人品(价值观),遇到的机会(是否能把握住)等等。其中知识储备跟智力关系最大,智力因素高的人学东西会快,举个简单的栗子,我大学同学普遍智商高我一些,同样背英语课文,他们背了三段了,我才背了一段,所以相同单位时间内他们能学到更多的知识;他们玩智力类游戏的时候比我反应更快,所以如果大家遇到相同的问题,他们会比我更快的提供解决方案。但视野,性格,人品和机遇基本上就跟智商无关了,这也是为什么社会上最成功的那些人不一定来自于学习最好的那批人。另一个方面说,高考状元成大材率很低,不是因为他们不够聪明。

说的有点多,这次就回答这一个问题吧,我们言归正传。

我们暂且把大霞后面的美女称为周慧敏吧,因为二十年了,我真的忘了这个美女的名字了,只记得她长得跟周慧敏一模一样。

后来大家都熟悉后,知道我后面的玉面小生叫做大虎子,是11中学被称为几十年才出一个的天才少年,不但学习常年雄踞11中的第一,长的帅,踢足球是学校的主力,由于长的脸型有点像巴斯滕,被称为11中的巴斯滕。但这哥们由于在11中太出色了,脸上带了淡淡的傲气。

周慧敏和大霞都来自于21中,周慧敏虽然是美女,但平时非常随和,跟我们有说有笑的,大霞确实非常酷,基本上不说话。所以平时都是我跟周慧敏和大虎子在一起聊天。大虎子在11中独孤求败,在奥校里由于摸不清大家的底细,所以傲气收敛了很多,也经常露出小孩天真的一面。

我左手边坐的也是个女生,就是来自于我们一个学校的王静,圆脸的王静也不是一个爱说话的人,但毕竟来自于同一个学校,我们上下学会同路很多。王静在我们学校也是学神级别的学生,初中前两年基本霸占了年级排名第一的位置,初三由于化学的加入才跌落神坛,但依然是年级前五。随着初二新开的物理课和初三新开的化学课,学校这个小江湖风起云涌,出现了很多新的英雄。说回王静,她是个很文静的女生,也是普通家庭的孩子,聊起天来也会露出憨憨的笑容。但明显的可以看出来,她的智商其实并没有高过我这种学渣很多,但她的特点是,只要自己会的题,基本不会出错,只要涉及到记忆的题,一定能提供标准答案。估计这也是她为什么在选拔赛上只考了第四的原因吧。

这些年我也经常在反思中国的教育,为什么很多孩子小时候很出彩,随着年龄的增长越大越笨,其实王静这种女生很有代表性,他们不擅长物理、化学这种偏理科的学科,他们有他们的优势和特长,如果没有针对性的教育,他们的未来会从神坛上跌落下来,这种失落感会在他们人生中造成重大的心理创伤。第二部里(如果有的话,这部作品不受欢迎我就不写了)我会以我很亲近的一个人做案例来说明一点。我们那个时候,很难因材施教,现在应该已经有这个条件了,千万不要耽误了孩子,要多想办法,而不是简单粗暴的认为孩子是不努力。

所以在奥校上课也是很快乐的一段时光,一般的场景就是我跟周慧敏和大虎子聊天,大霞和王静在边上看我们聊天。上课讲的东西,说句实在话,我根本都听不懂,我也曾尝试着努力听一下,但是真的听不懂,于是自信心又不断的受到打击,当然我也会去问别的同学,周慧敏同学说:我也不知道老师在讲什么;王静也说不知道老师在讲什么;大霞对我笑笑没正面回答,我想肯定也没听懂。只有大虎子说:嗨,这么简单的玩意,我都不稀得听。我们一起起哄说他吹牛。

在奥校里当然也会看到很多奇形怪状的人,毕竟来自各个学校的牛人都是有特色的,有一个哥们很黑,趴鼻子,颧骨很高,在班上很活跃,听说是来自27中学,他周围一群人永远是欢声笑语。当然后来听人说我也是比较特殊的一个人,因为我个很小,永远穿着一件绿色军装上衣,又坐在第一排,他们猜测我是来自于周围村里的学习猛人(他们真看走眼了)。

快乐的时光总是很短暂,奥校最终有一个考试,成绩拔尖的人会代表市里去参加全国的数学竞赛。这次考试比较奇怪,因为平时的考试大家的座位都是离的很远,唯恐大家相互抄袭,但这次考试就是在自己的座位上答题,你完全可以看到周围的人在干什么,看来出题老师知道,会的人不用抄,不会的抄也抄不出来吧。

题量不少,四页考卷,都是大题,但真的是难,基本上没有几个是我能做出来的,于是大家开始相互“学习”对方的答题思路。由于我身边是大霞和王静,我就去看他们的眼神,王静摇了摇头,我再回头看大霞,大霞用笔指着试卷中的一道题向我抛来了询问的眼光,我一看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