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生活不是自己想要的
但是却是自找的
我不知道努力是否会有结果
但我知道不努力就一定不会有结果
努力不仅仅是一个代名词
它蕴涵更多的是汗水与泪水
它诠释更多的是孤独与寂寥
它演绎更多的是路人与旁人
偌大的朋友圈,真正懂你的有几个呢?点赞或许只是随手的习惯,没有清理你或许是因为还需要你某天在她的朋友圈点赞或投票。有时候突然发现,朋友圈里有两个人居然是认识的,你一瞬间变成了置身事外的看客。朋友圈认识的人越来越多,知心的人却越来越少。
陈宇在这枯燥无味、按部就班的工作生涯中,渐渐迷失了自己。许多原来向往且憧憬的美好事物不复存在,经过流水线实习、办公室学习、车间实践、公司起航等等跌宕起伏的历程后,陈宇似乎对生产工作、职场定位有了一定理解,可就是在自我为中心、自以为是桀骜的个性中,往往另自己走进了一个个不知所以然的误区。
从巡视岗位再次调去车间岗位;从管理岗位再次调入生产岗位;从实习岗位再次调入正式岗位的陈宇,有种即熟悉又陌生的感觉。原来出来是培训、学习而现在名为学习实为苦力,干着比他人更苦更累的工作拿着却是比他人少之又少的薪资报酬,心中各种不平衡导致自己逐渐走进了自我误区。
生产区调任出来第一天龚主任便召开了一个电动生产线调试动员大会,起初先是对陈宇这批新进员工表扬一番说道:“你们是种子选手未来的希望,今后公司的发展走向都掌握在你们这批年轻人的手中…………”
龚主任描绘着未来美好蓝图,叙述着一系列关于未来发展情况的走向。
美好一面述说完后,紧接着便是AK47般疯狂打击式的狂扫道:你们的目标、你们的责任、你们的任务等等,如何去做如何去干。你们做的到吗?扛的住吗?坚持的下来吗?不行的话就淘汰。
这种感受恍如从天堂掉入地狱、打一巴掌揉三揉的感觉,从去年实习一次次谈话中陈宇已经适应了这种领导会议,更适应了领导工作节奏。一些工作中客套话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便是,尽而陈宇也是抱着无所谓的态度继续聆听着,可是这组合对于新调入出来的员工是一种认知、奋斗的动力。
也就是本周所谓的团队磨合工作就此展开,几个年轻的小伙子公司未来新四化的希望就这样浩浩荡荡开始团体合作、返工协助。一开始大家有说有笑的分工合作着,可是越干到后面大家越累,进而各种抱怨、埋怨的话语都出来了。
沈跃同仁抱怨道:“这返工太累了,还不如生产线当线长舒服”。
刘鈞也抱怨:“老腰受不了,还不如巡视岗位舒服”。
陈期也埋怨道:“一边返工一边还要忙生产线上的事,太苦逼了……”
就这样累死累活的返工着并抱怨着,起初团队还是很融洽,各司其职。在没有生产线岗位的安排下,电动小分队自觉形成一条生产线。
起初由于没有负责人,各个种子选手也都是从各不同生产线提拔而来,面对陌生的新式压缩机返工,种子选手一头莫展。在毫无头绪的思路下,领导委托原来返工过类似压缩机的张扬同事,暂时负责新式压缩机返工任务。
根据张扬同事安排,陈宇几人由于经验较为丰富,非常熟练的上手开始干活了。
起初大家干活感觉还是挺有意思的,相比生产线此时大家可以自己掌控速度与生产节拍,大家因此干活也比较卖力。
刘鈞一边干这着活一边嘲讽道:“这挂羊头买狗肉也只有公司干的出来,购买日本进口压缩机然后贴上自己品牌,利用日本产品打开国内销量,销量稳定后又将压缩机国产化”。
沈跃憨笑道:“在我们看来这是挂羊头卖狗肉,可在公司领导看来这是公司战略计划。这部署可以减少启动资金,还是降低风险何乐而不为呢?”
陈宇也嚷嚷道:“国内汽车空调压缩机领头羊企业都这般做法,那何况那些中小型企业呢?对了,电动化汽车不是早几年就已经开始流行了吗?我们企业为啥还是靠倒买倒卖进行分销呢?”
陈期接着回答道:“这你就OUT了吧,我们公司主要客户是上汽、广汽。可当初早早提出新能源汽车口号,以轰炸式在全国推出新能源广告的上汽汽车,却因为推出主打新能源汽车被比亚迪公司‘唐’所赶超,所以现在上汽新能源汽车在国内所占销售比率较小。简单点说就是为他人做嫁衣,我们甲方爸爸上汽辛辛苦苦做的宣传成为烘托比亚迪公司的招牌”。
“上汽爸爸不没有市场份额,不能量产?我们作为乙方敢大摇大摆引进电动式压缩机?当然还有其他原因从战略角度、公司角度、市场角度等等”。陈期流利的言语接着道。
刘鈞此时却疑问道:“既然上汽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