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二章 肖溪古镇(上)  小陆的美食之路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

陆子轩一边吃着宫保鸡丁一边对着顾婉卿说道“等会儿我们吃完了,就去那个肖溪古镇看看吧!听说哪儿很好玩的。”

顾婉卿连忙点了点头说道“好啊!好啊!”

“来,张嘴,”陆子轩夹着一块鸡肉凑到顾婉卿的嘴边说道。

“啊呜,”顾婉卿一口就把鸡肉吃了下去。

然后顾婉卿也加起一块既然,喂陆子轩吃了下去。

直播间的人看见这一幕,顿时就不乐意了。

“来自单身贵族的凝望”

“这不是一个美食栏目?”

“就这?就这?”

“现在流行把狗骗进来再杀嘛?”

……

就这样,你喂我一口,我喂你一口,吃了半个小时。

半个小时后,陆子轩把最后一口鸡肉咽了下去,拍了拍肚子说道“走吧,我们去肖溪古镇了。”说着就拉着顾婉卿的手走了出去。

……

陆子轩开车大概开了半个小时左右,就到了,他把车停到了肖溪古镇的停车场里面。

就让摄像头四处转了转,然后说道“蜀州十大古镇——肖溪古镇,又称唐宋古镇,有近千年历史,位于蜀州省賨城市賨城区的东北部,距市区约七十四公里,距小平故居约六十公里。与Q县交界,幅员面积六十四平方公里,人口四点五万。肖溪古代称为“龙凤洲”,明末清初湖广填蜀州时,有肖姓移民于此,故称肖家溪。肖溪镇因此得名。始建于明末清初,由于建筑时代各异,故形成了纷繁、错杂。别具一格的建筑特色,总建筑面积达十万平方米。沿着弯曲而平坦的乡间公路走进古镇,只见这里山、水、镇、寺合为一体。正如古镇场头牌坊对联诗云:“百年渺街恋幽篁独领巴渝风景,千载摩崖留华赋尽书禹甸文明。”

“哇,主播居然知道这么多”

“明明可以靠颜值吃饭的,偏偏要考才华。”

“楼上,我怀疑你是主播的小号。”

“啤酒瓜子花生矿泉水啊!楼上的把骚话收一收。”

……

“好了各位,我们现在就去逛逛。”陆子轩跟顾婉卿拍了一张照片过后说道。

“首先,我们走的路叫做古道。自肖溪有了水码头,就有了这条古道,是历史上巴渝古道的咽喉所在。从钟家岩开始,自上而下步入石板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直径约七、八米的奇石。由于它的形状既像一口古代的圆形大钟,又酷似一面诺大的鼓,“钟鼓石”,就由此得名。传说月圆之夜有咚咚响声响彻夜空。

顺钟鼓石而下约三十米处,是一块看似碑座、实际无碑的“无字碑”。传说很古以前,由于暴雨成灾,渠江洪水猛涨,最高水位到达这块碑座处,水位离渠江水面足有五十米。由于洪水泛滥,百姓苦不堪言,生命财产的损失是无法用文字和语言来表达的,所以后人为记住这次洪水的苦难,立下了这块无字碑。”

古道就穿插在古镇中间。陆子轩又接着说道“古镇按建筑风格可分为两大部份:一部份为明末清初的古镇,另一部份是民国时期中西合璧的老街和半边街。整个古镇大致是南北走向,全长约七百五十米,古镇老街由一座古桥所连接。一九九三年以后,为了保护古镇,发展肖溪,当地政府在钟家岩上规划新建了集镇新区,就是肖溪镇政府的所在地。被列为蜀州省重点小城镇。

古镇总建筑面积为一万多平方米,其规模之大,规划之合理,建筑之精良,风格之独特堪称川东一绝。在古道前的钟家岩上可以远观它的全貌像一条船。专家介绍这样船形的古镇在蜀州有两座,一座是在川西某河的岛上,称为水船;另一座就是在渠江岸边的肖溪镇,称为旱船。两条船一东一西遥相呼应,留下美丽的传说。”

陆子轩又说道“有古镇当然就有古街了。肖溪古镇的街道与其他古街不同,它呈流线型南北走向,南至钟家岩,北临响水溪,全长约四百五十米,西高东低,依山而筑,呈逐级递建多进式布局,街面用青石板铺砌而成,南北段略向西延伸。它的最大特点是,南北两头狭窄,中间宽阔。街房系穿逗木梁架结构,小青瓦屋面,单檐悬山式屋顶,分一楼一底和平房两种。左右阶沿形成风格独特的宽敞长廊。中间的街面并无商摊店铺,只是来往过道,集市贸易都在两边屋檐下,由于檐廊宽敞,素有“雨不湿衣,日不当阳”之特色。

古镇的这条古街至今仍是逢场赶集的闹市。每逢集日,便有四面八方的人们来此品茶休闲,听书看戏。古时镇上还有观音庙、王爷庙和禹王宫等三座寺庙,人们时常来这里烧香拜佛,求个平安吉利,街上茶房、戏楼、酒店、餐馆、旅社齐全。特别是肖溪古镇还有不少独特的风味小吃和美味佳肴,如肖溪高梁粑、叶儿粑、粉蒸鲢鱼,大河五指鲫鱼、黄花鸡、腌腊肉等。过往商贾、旅客都要在此住上一宿,品尝一下美酒佳肴,拜佛游寺,祈求平安。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