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三章 疑惑  大变法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能上京城开封武学院的,除了地方武学上舍生和参加三年一考的武学高考优胜者外,地方高级官员还可以推荐一名武学生。

而朝延更有荫补制度,曾任宰相及见任三少、使相,更可荫五人以上。

作为武学复置的发起者,王安石无疑极具份量。

他所荐之人,如今大多成为朝中重臣。

有他的推荐,前途无量……

……..

王安石神情萧索道:“为何找我。”

“素闻先生关爱寒门子弟…..学生无人可倚,放眼天下,除相爷外无人可靠。”

“老夫早已不是官场中人……”王安石微微仰首,“自退隐江宁,老夫已不问世事,也再无可利用之资…….”

“学生出生寒微,别无门路,不得已才出此下策。”秦洛诚恳说道。

王安石审视着秦洛。

少年眼神澄澈,态度诚恳,全无作伪。

不对…….,有一个声音在王安石心头响起,一丝疑惑飞快地掠过脑海。

这个少年为何承认得如此爽快?

既然苦心造诣要得他的推荐,他大可继续隐瞒下去,现在便是最好接近他的时机,这个少年到此紧要关头为何放弃?

是害怕了还是故意为之?

那首诗他说是买来的……

这园中之人都是跟随自己多年的护卫和仆役,谁又有胆子未经他许可便卖他的诗?

欲擒故纵,以退为进还是另有隐情?

这个少年,一直给他一种奇怪的感觉。

他虽只有十四、五岁的年纪,稚气尚存,但气度沉稳,还有一种历经世事的从容,与他的年纪完全不符。

这少年,因为当日与他谈论变法,所以他留意于他。

最初怀疑他可能是政敌之后,所以让王照调查过。

但得出的调查结果并不复杂。

此少年出身贫寒,身世清白,还因少时患病,脑袋糊涂。

若是说特别,只有三月前在书院习骑射时从马上摔下来,一度昏迷不醒。

是了,一个傻子,若不是身上发生大变故,又何以忽然变得如斯聪慧,思维清晰,还能与他谈论变法?

傻子?

儿子王雱生前罹患疯病,莫不是…….

如此一想,让他觉得眼前一阵眩晕,他用手扶住案桌,努力支撑着身体。

耳中又听到秦洛说道:“先生已经洗削浮华,不问世事,学生确是不应再打扰先生清修,是学生错了。”

王安石没有答话。

良久,他才抬头,缓缓道:“念你年少,又能坦承此事,老夫不责罚于你,但也不会推荐你,若是心术不正,老夫必不会容你。”

“你走吧,…….好自为之。”

秦洛向王安石再次施礼,“学生此去,决不会再纠缠先生,望先生…..保重!”

话语中似有决绝之意,让王安石又再心神一凛。

王照将秦洛拦在门口:“相爷,这小子十分可疑,属下要再行审问……”

王安石摆摆手,道:“老夫已是无用之身,还有何所惧,你送他走!。”

王安石看着秦洛身影隐没于山道尽处,心中一瞬意乱。

回到房中坐下,铺纸醮墨,落笔便是三个字“福、建、子”

福建子不是地名,而是一个人,名为吕惠卿。

对此人,他爱之深,恨之切!

过去种种闪现眼前。

这一生,他信任和重用了很多人,但却常遭到算计和利用。

他曾颇为器重和擢拔的郑侠、吕惠卿两名弟子倒戈相向。

郑侠用一幅《流民图》向他捅第一刀,接着吕惠卿为保职位兴起李士宁案倾覆他,补了第二刀。

刀刀致命…..

他苦笑,他自幼聪颖,被人称为少年英才,才智过人,又在诡谲莫测的朝堂官场沉浮浸淫多年,但说到识人之事……司马光说得对,他贤而愎,确是不闲世务。

这时老仆进来道“老爷,简大夫求见。”

“请他进来”,王安石站起来迎客。

半山园筑成不久,没有多少人知道所在,简从新是为多年好友,才得以知情。

简大夫进来,给王安石把脉一番后拱手对他道:“恭喜相爷,这一次吐血虽然情形吓人,但如此一吐,消解您心头郁结,坏事倒是变成好事,待老夫再开个方子调理调理,便无大碍。”

“有劳了。”王安石道。

简大夫写好方子,继续叮嘱道“相爷万事不宜索怀,切不可过于操劳,清寂无为方为养生之道,切记,切记”

王安石点头答应。

开完方子,简大夫的神色忽然变得凝重起来。

“相公,从新还有一事相告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