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董睿可真是神通广大,很快就查明了田松的出行情况,他的确没和天天说谎,目的地就是西安。而且是今天中午的火车,下午1640抵达西安北。
董睿又打了一通电话才穿戴整齐和天天双双来到二楼餐厅。
大堂女孩子见天天带着一个模样还算过得去,但身材超棒的男生傍身出入,就过来打趣。“哟,男朋友一走,就新任就来了?”
“什么啊,我哥!“女孩子见这情况,立刻联想到孟天天能和富翁勾搭上家里自是有一定背景的,要是能当上她嫂子也必将受福不浅于是免税上殷勤。
董睿实在受不了女孩子的嗲声嗲气,无奈他的眼睛自带电波,女孩子已被吸在圈内。她们的早餐就被这第三者惊扰了。
回到房间董睿立刻抓住天天的胳膊“喂,什么男朋友,解释清楚!”
“我的男朋友和你有什么相关!你大半夜把一个大男人带回家过夜我还没和你算呢!”
“孟天天,大半夜被我带回来的男人受了伤,那个声音是我给他扎绷带时他忍不住发出的声音。”
“你又不是医生,他为什么不去医院扎绷带,偏要你带回家来扎。“天天质问
“现在还不行,到时候我自然会给你解释,但现在,天天,你需要做的就是心无旁骛的相信我“董睿定定的看着天天似给她催了眠,脱出”我相信你“
天天告诫自己现在是关键期,切不可耍小性子,闹脾气。无论如何现在董睿是自我战场上的,他需要做的就是稳住联盟,不激进不后退。
上午天天陪同阿鲁德一个开座谈会,入场嘉宾有当地博物馆副馆长杨兹鸣,某大学系教授,地方对外宣传委还有中外友好学会的代表。会议主题是文化遗产管理相关法律和保护问题的异同研究。天天听的云里雾罩,不大懂,但主要意思就是两国的文化遗产管理法律对于文物保护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因为听不懂,会议大部分时间她都用来做记录。这个会议没有中断整整持续了4个小时。
午餐时董睿发来信息:与杨千约明天下午5点上海国际飞机场3航站楼见。
天天看看行程,明天从早上8点到下午5点满满的行程,怎么有可能下午5点飞到上海去。就在犹豫中,董睿另外一条信息进来了。“别迟疑,现在发。相信我!”
孟天天再一次和自己确认要相信他,于是编辑了一条信息给杨千。
下午的安排一切顺利的,阿鲁德在当地学院的报告厅做了一场超级精彩的演讲。题目是“找寻楚国“天天真的不敢相信这位满腹经纶的老人却是一位心狠手辣的阴谋家,人真是不可貌相啊!”
当阿鲁德讲到楚国诗人屈原时,又引起她对湘夫人事件的感慨,同时猛的想起黑色大衣里诗经余篇,还有陈纯故事里的汉服爷爷。晚上没有其它计划,她准备让董睿陪自己到老城去试着寻找那位老人。
根据陈纯的描述,她该是生活在徐州城内,儿时的小镇子早已平升为都市,恐怕她提到满是爬山虎的白色水房子早就不复存在。午餐时她和杨兹鸣提起过这件事,杨兹鸣想起前一段日子当地媒体的向他通报在城北有一个钉子户,里面住着100于岁老人,他精神上似乎有些问题,但却很健硕,耳不聋,眼不花。当记者走进屋子时,先是被里面的气味熏到了,再是被他室内的景观惊到了。床上,地上,柜子上满满的简牍,他身上的汉服已经破败不堪。记者无法忍受里面的味道,让随行的摄影师在屋内挑了几个角度拍了几张照片后就将老人请到外面,老人靠在桂花树下的石头上椅子上,在阳光的抚慰下很快睡着了。年轻的记者没有采访成功。街道办相关部门也拿这位老先生没办法,家里面没有身份证户口本,唯一翻查到的老祖宗牌位上的名字由于年代久远无从查证。国家想要把他送进养老院,他拒绝,有的专家说他屋里的竹简可能是真品,需要专业人员鉴定。甚至国家需要收回。可每次来人,都被他赶出来。这个老头实在是个怪脾气。
杨兹鸣最后感叹说,他的存在本身就只得珍藏,也许东西在他那里才会更有价值。所以他没有太大兴趣进行干预。一个人活到百岁的老人,手里持着简牍,身上穿着汉服。他的都经历过什么无人知晓,这一辈子已是很不容易。如果媒体一旦将它报道出来,老人的万年就会在惊现中渡过了,于是他将这件事情压力了下来。待老人百岁后再进行整理研究。
活动结束后,两个汇合,简单吃了晚餐,就按照杨兹鸣给的地址来到了老人的家里。庭院里三五棵桂花树,无花果已接了果实,树下的石板凳前一口老井。院子围墙内一些破砖乱瓦,杂草丛生。白色水泥墙上没有爬山虎,朱红窗格露出,古色古香,儿时陈纯记忆里的白色水泥房也不是那么一回事而是不知道哪个时代窑里烧出来的发白青砖,砖块极大,不细看更像是石头,逆光看上去假若再在绿色爬山虎的映衬下果真就是水泥墙面的效果。
门没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