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章 首战告捷  油菜花又开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还知道东汉窦宪大破匈奴,燕然勒功这事。

“行啊,这小屁孩长大了,懂得不少啊?还知道燕然勒功呢。”张自丽从厨房端着热气腾腾的饭菜上桌,接着说:“你们在外边奋战,我们在家可也没闲着,快快,开饭了,特地犒劳你们的。”

这一家人才把视线转移到饭桌上来,这饭桌上不知何时多了好几个菜,而且都是平时不多见的菜。

“哇,孙大哥,快吃快吃,竟然还有我最爱吃的红烧肉和小鸡炖蘑菇,今天是什么日子这是?”张自强一边往嘴里夹着肉,一边说着。

“今天呀,可是大日子,是咱们三河村有史以来第一次美化校园,咱得庆祝庆祝,而且你们在外边干的都是重活,就得吃点好的,我和你姐可是准备了一上午呢。”张伯母一边给孙良才碗里夹着肉一边说着。

可能是因为太饿了,孙良才觉得这是他吃过最香的一顿饭,甚至比在家妈妈给自己做的还好吃。孙良才狼吞虎咽地吃着,他忽然想到了张自强的吃相,觉得很好笑,现在自己的吃相比起张自强应该有过之而无不及吧。

吃了足足三碗米饭,孙良才才意犹未尽地摸着圆滚滚的肚子,放下了碗筷。

不多时,大家都吃完了,孙良才起身收拾碗筷,端起碗筷往厨房走去。

“孙大哥,你快放下吧,你都累了一上午了,洗碗就我来吧。”张自丽有些心疼地说道。

“自丽,没事的,大家都能干,我以后肯定也能干。至于洗碗的事,我已经说过了,以后都由我负责。”孙良才说着把张自丽推出了厨房。

张国柱在堂屋喝着茶——吃完饭喝茶,这是他几十年的习惯了,跟孙良才说:“小孙,下午搬石头你就不用参加了,你一会跟自强去学校操场,把花坛大体的规划看一下,下午石匠和瓦工过去就开始砌了。”

孙良才洗完碗,擦着手从厨房出来说:“好的,张大伯,我和自强现在就去。”说着拉着张自强就要出门。

“等等,拿上这个,外边太热,记得多给点水。”细心的张自丽递过来两个背壶,里面装满了水。

孙良才接过背壶,觉得心里暖洋洋的,在这个陌生的地方,终归还是有人在关爱着自己,他盯着张自丽,用眼神说了一句“谢谢。”张自丽也仿佛读懂了孙良才的眼神,脸上立刻布满了红晕,少女的害羞之情溢于言表。

俩人出了院子,张自强在前边一蹦一跳,孙良才在后边跟着。到了大队院子大门口,懂事的张自强抢过孙良才身上的两个背壶斜挎在肩上,又抱起一个石头扛在肩上,朝着学校的小山坡走去,等孙良才反应过来,他已经大步流星的往前走开了。

孙良才也抱起一个,不过他没扛到肩上,肩膀现在火辣辣地疼,而是抱在怀里,气喘嘘嘘地向前追着张自强。

“自强,等等我……”孙良才一边追着一边喊着张自强,“你可真厉害,背两个背壶,扛这么大一个石头上坡,还能脚下生风。”

张自强停下来等着孙良才,学着老学究的样子,笑着说:“无他,唯手熟尔。”说完哈哈笑着。

是啊,生活中没有捷径,唯有一次次的不断尝试,不断历练,熟能生巧罢了。

走了没多久,汗水已经浸透了孙良才的衬衫,脚下也渐渐觉得重了起来,迈步已经越来越吃力。孙良才把石头放在路边,往石头上一坐,喊着:“自强,歇会歇会,爬不动了,爬不动了……”

孙良才突然觉得自己很渺小,自己十七岁,身高一米的大伙子却不如一个比自己矮了整整一头的小孩。

张自强也把石头放在路边,走过来把背壶递给孙良才:“来,孙大哥,喝一口吧。”孙良才接过背壶咕嘟咕嘟喝了一大口。

张自强仿佛看出了孙良才的心思,接着说:“孙大哥,没事,你第一天干活,这已经很厉害了,我第一天干活也觉得浑身难受,慢慢的身体能承受了就好了。只要功夫深,铁杵才能磨成针,干活也一样,只要坚持不懈,身体慢慢就能承受劳动强度,到时候你就不会觉得累了。”张自强一副老师的模样。

“张老师,学生又受教了。”孙良才拱手作揖,哈哈笑道。在生活上,在劳动上,张自强真不愧是孙良才的老师,教会了他很多方法和道理。

俩人歇了一会,重新上路了。这一次,孙良才不再着急追求速度,而且把每一步都走稳当了,不紧不慢地向上爬着坡,果然感觉没有之前那么累了。等他们到了学校操场边,把石头放下,往山下一看,出工的乡亲们也都已经忙开了,有的背着石头,有的扛着石头,正费劲地爬坡呢。

孙良才和张自强重新仔细地审视起了学校的操场,操场三面是三间大瓦房,靠着村子的这面大约有三十米是空的,需要砌两个很长的大花坛。

不一会,张国柱带着石匠和瓦工都到了,李志前和王学国也在其中,孙良才迎了上去,一边比划着一边说:“张大伯,李叔叔,咱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