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能说会做,一会一定会有大出息。”刘奶奶断言。
“那奶奶,我们就先回去了,我妈还等着我们吃饭呢,您多注意身体,等明后天我们再来。”张自强考虑到下午还得去趟公社。
“好的,孩子们,我呀,盼着你们来。”刘奶奶乐呵呵地说。
从刘奶奶家出来,出工的人们已经收工,陆陆续续往家走,家家户户屋顶上又升起了袅袅炊烟,老实憨厚的劳动人民没有什么高要求,只要能回家吃一顿热乎饭,在再苦再考累对他们来说也值得的!
周小军和张自强约好吃完饭后就去张自强家找他们俩,于是就分别回家吃饭去了。张自强和孙良才回到家,张伯母已经做好了饭,也没等张国柱和张自丽回家,他就盛了两碗饭,一碗递给孙良才,一碗自己端着呼哧呼哧吃起来。
“你慢点吃”,张伯母训斥道,张自强没把母亲的话当回事,呵呵一笑,然后低头继续吃起来。
“自强,你吃饭确实应该慢点,你现在正在长身体,细嚼慢咽有助于消化,这样才能身体好”,孙良才也在一旁说着。
“孙大哥,道理我都懂,可是习惯了一时半会也改不过来了,以后慢慢改”,张自强说着不好意思地朝孙良才笑了笑。
趁孙良才吃饭这功夫,张自强已经吃完放下碗筷,从屋里找了一个小竹篓,把半蛇皮袋子水蜈蚣从水盆里拎出来,放到了竹篓里。
不多时,外边听见了周小军的喊声,孙良才也正好吃完饭,放下碗筷,周小军也进了院子,张自强找了一块塑料薄膜往身上一披,背上竹篓,冲屋里喊了一句:“妈,我们走了啊!”说完三个人又大步冲出了院子。
“快去快回啊,路上注意安全”,只剩下母亲的话孤零零地在院子上空飘荡。
从三河村沿着“之”字形的小马路一直往下到渔泡江岸边,就到了渔泡江桥头,不过渔泡江大桥,从去大理专区方向的公路沿着渔泡江逆流而上,三个人有说有笑,轮换着背着背篓,大约走了四五公里,公路左右两边各有两排大瓦房沿着公路而建,兽医站,邮电所,粮所等等都在门口挂着牌子,依次排列开来。
“那就是我们的学校”,张自强指着前面路边一个三间大瓦房围城的一个大院子说,三个人快步走过去,学校院子外边有一个供销社,“那人平时就在这里边”,张自强说着就带着周小军和孙良才走进了供销社。
“大大,请问这是不是有一个收水蜈蚣的人?”张自强对着一个五十来岁、面容慈祥的男售货员问道。
“他是外地人,年前回家了,还没回来呢,你们找他有事?”售货员疑惑地看着这三个年轻人。
“大大,是这样,我们是三河村的,家里穷,我妈得病了,这不放寒假了,我们想着帮帮家里,也没想出什么好办法,听说这有收水蜈蚣,我们就去翻了水蜈蚣,打算换点钱帮帮家里,唉,真是不巧……”周小军满脸失望地说着。
“哦,这样啊,看你们也是善良的孩子,不能让你们白跑一趟,你们带来的水蜈蚣我收了,不过有一点要记住,换了的钱回家得给父母,得用到该用的地方。”售货员带着教育的口吻对周小军说。
“大大,那您真是帮了大忙了,太感谢您了,您放心,钱我们一定交给父母。”周小军和张自强几乎异口同声说。
“那我还是按他收的价收,五角钱一百条,咱们开始数吧。”售货员说着拿出了一个发塑料盆。
“好的,成交。”张自强和周小军说着就放下竹篓,打开蛇皮袋,哗一下子把水蜈蚣全倒到了塑料盆里。
“这样吧,你们自己数,我在边上监督。”售货员开玩笑地说。
“这样吧,咱们分成三份,三个人数,这样又快有准。”小机灵鬼张自强说。
“诶,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呢?”销售员觉得有点不可思议,这十几岁的孩子竟然这么懂事,还这么聪明。
约莫一刻钟的功夫,三个人都已经数完了,加一起一共四百九十六条,售货员大大地拿出两块五角钱递给张自强,大方地说:“不用找了,算是对你们懂事的奖励。”
“谢谢大大,能不能麻烦您帮我们换成零钱,我们三个人好平分”,周小军有些略带难为情地说。
“小军,你说的什么呀,我和孙大哥本来就是陪你去玩的,怎么还要分呢,对吧,孙大哥?”张自强对着孙良才使着眼色说。
“对啊,小军,跟着你们一起,我就想起来小时候跟我哥哥一起的快乐时光,我已经失去它好多年了,现在能找回童年的美好时光,我还得感谢你们呢。”孙良才眼睛里泛着泪花。
听到孙良才操着普通话,售货员大大接过了话:“这个小伙子一进来我看着就不像是三河村的人。”
“大大,这是我们村新来的孙老师,上海人,他的哥哥就是修渔泡江大桥的英雄孙良人。”张自强抢先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