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八章 牯牛成龙  车骑山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不赌老三顶替二哥不抢放牛,已有两年。

前面讲过,到第三年春天,太公师父家达已七十四五,年岁已高。家达知道,自己这辈子,注定这样悲苦终生。

老来能有小嘟嘟与自己形影不离,相依为命。又有小巧巧乖巧懂事,体贴照顾。觉得非常高兴。

一生心中巨大的忧伤和压抑,到晚年终于全部放开,百事不管。

只是倾心尽力地把自己一身本事,倾囊传授给这个关门弟子李不赌嘟嘟。

什么文治武功,琴棋书画等等,一点不留。

可这小子,除了武功和赌特别特别偏爱外,对其它技艺并无兴趣,只懂皮毛。

远没有大徒弟一山学得多。

比如象这两人游戏象棋,教他不赌两年多,还是要让他双马,也不一定赢得了自己。

不象李一山,三年即可平手与他一博。

但李不赌对于武术和赌技,却是一学就会。

尤其是赌,更能举一反三。

至于出老千,捉老千,更是得心应手,手到擒来。

不出两年,连自己几乎都不是他的对手,唯独缺少了在江湖上的历练。

常常见这小子和放牛队的手下赌。什么猜色子,掷老六,剥梭哈,推牌九(扑克牌九)连连出千,杀得几个手下乖乖认输,连自己也常常被蒙过去。

手下几个输了,刚开始仗着放牛工龄比李不赌长,不服。

被李不赌凭着师父私底下教的武艺,动起手来,举手投足,指东打西,收拾得服服贴贴。

赌输了的手下,一则捉不了他出的老千;二则动起手来又根本不是他对手。

只得承包了放牛队所有活儿,象放风,把关,偷瓜果,割牛草之类。

表面顺从听话,心里暗暗不服!

李不赌又年少气盛,动不动要教训他们,尤其是年龄比他大,放牛队资格比他老的几位。

一副唯我独尊的狂妄样。

老家达对此看在眼里,总觉不妥。

但自己一则对这个关门弟子,开始过于溺爱,此刻想扳正调教,已有难度。

二来自己年事已高,想管也似有点力不从心或不想当真。

家达常常摇头苦笑,暗自叹息。

放牛队任由不赌撑控。

另外,见不赌也有好多优点,他忌恶如仇,豪爽大方;对朋友赤胆忠心讲义气,却又不拘小节。

家达心里又是高兴又是担忧。

这天,春暖花开。

李家达把不赌叫到跟前,说要单独跟不赌交待一下有些事情。

只允许唐巧巧一块去。

心想嘟嘟与巧巧,青梅竹马同心相连,用不着违避。

李不赌对师父绝对的尊重敬重。

此刻见他脸色凝重,似有大事。

连忙让手下把师父那头叫"独角龙"的坐骑牵来。

那是一头断了一只角的老水牛,十分高大,二十多岁了,一生陪伴着师父。

老水牛已通人性,伏下身,让不赌扶着师父上背。

不赌与巧巧在老牛左右两边相随,巧巧牵着牛鼻绳,不赌拿着师父随身必备的刀萝菩。

刀萝菩,一种用山上野葛藤晒干后编出来的,平时可以盛放勾刀之类的小工具,又可用来盛泥鳅黄鳝,形状类似于竹蒌,却是比竹蒌要小得多的,农村人里家家都有的东西。

一般农民出去干活,必把刀萝菩这玩意系在腰上,家达年高已少用它,故由不赌或巧巧掌管。

不赌拿着它,巧巧牵着牛,往师父平时私下传授自己技艺的车骑湾山岙中,慢慢走去。

临走时不赌叫来一个最得力听话的手下,吩咐了一番,由他暂管放牛队。

到得地头,这是一块干旱废弃的荒田。

在李家岙五个山谷靠东边的,叫车骑湾的小山谷中。

车骑湾四周低山环绕,只一个狭小出口,象一只口小底圆的口袋。

这丘旱荒田,正在袋底。

不赌和巧巧扶着老师父下牛。

家达先让巧巧把牛赶去田角,让它自己去吃草。

又叫不赌把刀萝菩放到一边。

招呼两个来自己身前,几块大石头上坐。

自己则在常坐的土制太师椅前立定。

说它土制,倒是十分妥贴。

只见高出田板一米左右的山坡坎上,凹进去太师椅坐凳面大小一块,两边扶手,用锄头刨出,凳面前侧,土坎天成。

坐位上铺垫着?草之类的柔软物。

平时李一山他们用茅草盖好,免得下雨天淋湿。

因为长期坐的,表面周边泥土早已夯实。

不赌已有些时候没有来过这里。

这几年师父已逐渐年老,师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