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奇怪的拼音  一抹紫色的记忆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找上门来,还是让他去村上的学校里当英语教师。他说学校不开英语课不行了,英语考分不再只做参考分了,并且在总成绩里占的分数比例一年比一年加大,学生参加中考不会英语是要吃大亏的。他和金老师都很着急,俩人好不容易从外村请来个会英语的老头儿,听说他在国民党军队里当过翻译,英语水平很高;可是他说不好普通话,一张嘴叽哩哇啦,连挑眉毛带耸肩膀,把上海话、普通话和英语都搅和到了一起,学生都说分不清他说的哪个是英语。那老头儿是个上过战场、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人,脾气挺倔,发现学生都听不懂,一着急说啥也不干了。老师们也不喜欢他,说他架子大,整天把两个眼睛顶在脑门子上,根本就瞧不起乡村教师。他还有个怪毛病,衣兜里总揣着糖果,据说那是他远在上海市的女儿给邮来的。他吃的时候也不背人,隔三差五就习惯性地摸出一块,剥开纸皮填进嘴里;英语没教会多少,倒把那些捡到花花绿绿糖纸的学生馋得眼睛发直。接下来,何校长又说了好多安慰和开导叶立秋的话。在百般无奈的情况下,他再也没有拒绝的勇气了。

走进龙泉学校就意味着他不得不再去面对金老师。他忘不了金老师那日的表情,那目光让他害怕,而今又会让他羞愧不已、狼狈难堪。其他老师呢?他们也一定以为他不愿意当老师是瞧不起他们。从这里出去的学生却反过来如此地轻视他们,他们的心中会何等地愤愤不平!原本躲还怕来不及,现在却要硬着头皮去面对,他担忧地想:不知道他们会怎样冷眼看自己呢?真是雪上加霜噢!

脚步犹豫的叶立秋,回头望了一眼自己住的那个名叫沙家屯的小村子。那是他从小到大都没离开过的地方。嫩江平原北段,地势起伏而又辽阔,只有六十多户人家的村庄,畏畏缩缩地挤在一面向阳坡上,小得可怜;两列灰色的草房子,七扭歪,像羞于见人似的躲藏在参差不齐的老树里。在清淡的晨光下,它们是那么安静,只有几缕懒洋洋向上升起的炊烟,表示出这里是有人居住的。村里和村外几乎一样荒僻。他心中向往的世界是在电影《黑三角里看到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是精神焕发、衣着漂亮的俊男靓女。那个世界和他眼前看到的小村庄相比,差得太悬殊了,没法不让他感到憋闷。唉,看来我只能像个活在井低的蛤蟆一样,这辈子难见大天了。

叶立秋向东钻进了一大片混交林里。小路两边丛林参差,树空里的蒿草又高又密,安静得瘆人,浓烈的蒿草气息更给这里增添了野性的神秘。

走出树地,可以看到对面的坡岗上有个小村庄,他要报到的学校就在那里。那个村庄叫龙泉屯,东头有个下陷的洼地,底部有个水泡子。在陡坡下面的泡子北边有六个泉眼,它们终年不断向外涌出清冽的泉水。冬天这些泉口涌出的水会集中鼓成一个大冰包。夏天清流见底,泉水最终通过数条数不清的七叉叉、像画在地上的干树枝一样的水道,流入南面地势更低洼的水泡子里。传说天上有青龙来过这里,于是得名龙泉泡。当初闯关东开荒种地的人们,认为这里风水好,是个福地,就半围在泡子岸边盖起窝棚或支起马架子,后来发展成一百多户人家的村庄,并取名龙泉屯。东北解放后,当时的青龙区人民政府,在泡子的偏东北方向为附近村民建起学校,因为它建在龙泉屯,自然也就叫龙泉学校了。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