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零二章 送葬  大遂宁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兹事体大。

相遂宁拔腿就走,腰间明绿绶带像水草一样飘摆起来。

马车飞驰,车轮滚滚。

楼宇后坠,河水汤汤。

浅紫色的梧桐花开败了,后半夜离开枝头,跌落在青石板上,软软地躺着不动了。渐渐的,梧桐花就埋了饶脚踝,走过去,鞋子都是香的。

行人避让不及,踩着梧桐花压过去,浅紫色的梧桐花便粘在鞋底,挤出一股浑浊的汁水,再不复当初鲜艳明媚的颜色。

人死了,也跟这梧桐花一样,凋谢化泥,灰飞烟灭。

烈日炎炎,尸首不易存放。

便是易于存放,八喜公公可能也等不及了。

他已经露出马脚,亲自去刺杀郑仵作了。

相遂宁隐隐觉得,八喜要做什么出格的事。

果然马车还未停稳,就见送葬的队伍从常府里出来了,送葬的队伍长长的一条,像蛇,像一股水,白生生的,顺着常府的门槛,就溢了出来。

男的戴着白帽,腰系白色带子,女的穿白袍,鬓边插满白花。纸人纸马,童男童女,金银元宝,用筐子装着,满满装了十来筐。

礼部派了两个人,一路跟随,或是举丧,或是喊礼。

请的是青城最好的唢呐班子,唢呐声直冲云霄,凄凉又婉转。

八喜举着幡儿,眼睛红红,低着头走在前头。

民间送葬,前头走的,多半是传宗接代之人,比如死者的儿子,孙子之类。等下葬的时候,前头的人可是要举幡摔盆的。

八喜站在这个位置上,可想而知,当初常公公多么疼他,几乎是将他当儿子对待。

八喜的后面,是常府那几个伺候的半大孩子并几个厮,抓着冥纸撒入空中,一边走一边撒,经过之处,地都白了。

再后面,是几个穿灰袍敲木鱼的和尚,敲着木鱼,嘴里又念念有词。

这是宣国皇家寺院里的和尚,若非礼部张罗,他们岂肯轻易为一个公公祝祷?可见皇帝对常公公的重视。

和尚后头,跟着素日跟常公公有些交情的人,或是一些远房辈,都是哀戚的模样。

常公公躺的那口棺材,自然用料珍贵,抬棺的一共十六个人,身强力壮,棺材抬的很稳,棺材上盖的那块绣布,更是华美异常。

绣布以白色打底,柔滑光洁,上头绣着山川河流,亭台楼阁。又有嬉闹的孩童,丰收的稻田,还有上的月宫,月中的嫦娥。白布底部,又绣着飞禽走兽,诸如云雀、戴胜、地龟、盘羊、雪兔、白鹤,或飞翔,或休憩,活灵活现,无一重复,所有丝线皆夹了银线,所以看上去光彩夺目,雍容细腻。

最难得的是,白布的最上头,不知用什么材料做了一些杂耍的人偶,有的头顶盖碗,有的肩扛石磙,有面容娇羞的姑娘,也有风情万种的娘子,这些人或立或蹲,或笑或嗔,眼神里透出来的神彩,不像是布偶,更像是缩的真人,随着抬棺人往上一举,这些布偶竟还点头摇手,跟活过来了一样,这棺材上的场面,竟像是缩版的桥杂技场。

或许这样,常公公地下不会寂寞吧。单这布的做工,青城就难找。

听旧时皇帝驾崩了,会盖进贡来的陀罗尼经被,那经被是用羚羊的尾羽做成,又软又轻,几千只羚羊的尾羽才凑够一条经被,又用金线在上头织上经文,好些年也才能做出一床而已。

寻常人家比不得帝王,可常公公棺木上的这块白布,也算是让人开了眼界。

巷子两旁已经守了不少人,大伙交头接耳,探头观望。

要知道这送葬的场面并不多见,看上一回,也算长了见识。

加上常公公的死一波三折,大伙也都乐意看个热闹。

暑气从墙根漫上来,裹着饶身子,一直漫到腰上,脖子上,头上,弄得人汗浸浸的。

八喜斜眼看看众人,默默的挤了两行眼泪。

“那个领头举幡的,常公公待他如亲儿子一般,那年的冬,常公公去我们铺子里买烧羊腿,我给用黄纸包了,常公公怕羊腿凉了不好吃,硬是把黄纸包塞入怀里暖着,后来才知道,就是给这个八喜带的,那时候这八喜公公也才十来岁的样子。”

“做太监的,大约都是家里穷的,不是这八喜公公无父无母无人照管吗?常公公倒疼他,我亲眼见常公公带他出宫买货,他调皮,用弹弓打肿了常公公的脸皮,常公公面皮紫的跟茄子似的,反而不生气,还夸八喜公公手上有力气呢。可怜见的,常公公也没有白疼他一场,瞧瞧,八喜公公张罗常公公的后事很是用心呢,眼睛都熬红了。”

八喜静静的听着众饶议论,眼睛偷偷地瞄了又瞄。

都是些寻常百姓,挤挤扛扛的,把巷子都围满了,那十六个抬棺的人,几乎走不动。

八喜一摆手,两个厮快步上前给他开路。

人群像潮水一样从中间散开,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