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名额,你放心,肯定能便宜。”
刘长福这次回去显得没那么高兴了,三千五,能让女儿去上学,贵吗?不贵。但要是一个普通应届高中生,这些钱就能上三年了。按今年玉米这个行情,三千五顶上这一年两亩地的收成了。
但,这些钱他还是拿得出的,他只是想不到会需要这么多钱。
天亮后,关木满血复活。
“咋啦姑父,干活累着了?”
关木一大早就看见刘长福叼着烟愁眉不展,连做饭的麻麻都少见地很安静。
刘长福露出一个笑脸,“没事,今天地里活就能干完了,明天你就不用起能早了。”
关木笑着,“咋啦姑父,有啥事说说,要是缺钱我这还有点。”
关木确实还能拿出一些钱,上次阿飞买歌给的一万六,现在还有小一万,但这些钱在农村也不算少了,一家三口靠种地的话,一年也就能赚这么些。
刘长福砸吧咂嘴,“不是钱的事,昨天我找人问你姐学籍的事,人家得要两千块才给办学籍。上学的话还得交一千五的学费,我琢磨着有点贵。”
“啥?”关木惊讶地看着他,他可不知道刘长福晚上出去找人是去打听学籍的事,反而被这两千五百块给震到了。
但关木很快就回过味来,这姑父还是不相信自己啊。认真想想又情有可原,自己毕竟也是一个高中生。况且事情还是自己的亲闺女,姑父能不上心吗。白天拼死拼活地干农活,晚上还要四处去打听闺女学籍的事儿,想想都心酸。
女儿还没心没肺地呼呼大睡,连自诩已经长大成熟的关木都没能想到刘长福竟然去找人去了。
关木组织了一下语言说:“姑父,这三千多块可不是小钱。我觉着还是让我姐去学校问问老师,万一学籍就在呢,咱就不用花冤枉钱了。实在不行的话,姑父你再出马,总不能这三千五晚交两天还给涨利息。”
刘长福想想也是这个道理,不由点头。
晚上,司云龙亲自过来了。
“老刘吃过了?”
“吃了,你咋来了?”刘长福快速将人引到屋里,端茶倒水。
司云龙大咧咧地坐下,笑眯眯地说道:“这不是二中老师打来电话了,问学籍的事办不办了?要是办的话他就趁假期往教育局跑一趟,问问看。”
关木暗自撇嘴,不由开口说:“啥学籍?咋还往教育局去办?”
司云龙看看他,“这是嫂子的大侄子吧,高中毕业了吗?”
啥意思?关木看着他,高中没毕业还不让问了?
不等关木回话,刘长福就说道:“孩子明年毕业。小云学籍的事再缓两天吧,等忙完这农活再说,现在也顾不上。”
司云龙笑眯眯的脸顿了顿,诚恳地说:“孩子上学可是大事,你要是真打算让孩子去我就让二中老师也把学籍的事给办咯,钱的事等两天再说。”
刘长福连忙摆手,“不是这个意思…”
“哪地方还能办学籍两千块?”关木忍不住插嘴,他明白这所谓两千块办学籍就是个幌子!学籍被转走一般有两种情况,第一考上大学,学籍被录取学校提走或。第二本人亲自领走。当然,一般学校也不保留学生学籍,但有复读班的学校就不同了。因为豫州省人口多,学生多,本科分数线就高,同样的学校,在边疆城市或少数民族地区分数可能是三百,在豫州省可能就是四百、五百,这也导致了很多优秀学生第一次考不上理想的学校,于是学校就组织了复读班,有复读一年两年的,在二中历史上甚至有复读五年的!
这些学生难道都没学籍?学籍还是会在学校保留的,至少纸质版还是在学校的。
司云龙轻笑道:“你不懂,两千块办学籍还是少的呢。我听说,有的学生办学籍都花了上万,咱们这是找的关系,不然五千都下不来!”
关木撇撇嘴,“学籍档案就在学校放着呢,花那么多钱雇人去学校找?那人是不是傻?”
司云龙点点他,生气地说道:“你这孩子怎么这么说话,没礼貌。”他转头对刘长福说道:“老刘,这学籍的事儿,我是看你面子才托的人,两千块不多,我对得起我良心。你到底办不办?”
“老弟别生气,小孩子不懂事。”刘长福陪着笑,狠狠瞪了关木一眼,“还得麻烦老弟给二中老师说说缓两天,再让闺女想想,她这不是又犹豫了。”
司云龙气哼哼地点头,站起身来说:“老刘,你可不能被这小子忽悠咯。现在办点啥事不花钱,学籍重要不?这是学生上学的凭证!两千贵不贵?到时候你们搞不定再找那个老师,人家可能就不是这价了,你要想好,可不能耽误小云上学啊。”
最后司云龙气呼呼地背着手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