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章 穿猩红长袍的僧  洛阳春风客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初新虽然很讨厌尸体,却还是每一处都去看了。

他仿佛是天生爱凑热闹的。

无头的案子很多,尤其在人多的城市,但这种案子多是没有头绪,而非头颅。

初新感觉自己的头也快没了。

他本来就是个思绪活络的人,遇事总会仔细想上一遍,而且所有枝蔓都不会放过,他的老师因此觉得他不适合学剑。

现在枝蔓已多到他觉得自己的脑袋快炸了。

城东,万顺王府。

元欢正握着酒杯,酒杯中盛着酒。

杯是夜光杯,酒是葡萄酒,葡萄产自西域的一处盆地,那处盆地有时很冷,有时很热,都能让人丧命。

可这样的地方产出的葡萄却是天下一绝。

“万顺”是他的伯父孝文帝给元欢的封号,寓“万事顺意”之义。

自那以后,元欢事事都很顺利。

他人生中的苦难,如果那叫苦难的话,都是他自找的。

他七岁时曾拜托仆人把自己的新衣服分给奴隶的子女,他只穿小一号的旧衣服;在十三岁时,因为失手打碎了孝文帝生前喜爱的夜明珠,他恳请鲜卑第一力士儿鹿用鞭子抽打自己;十七岁的他主动要求戍边十年,做起了最不起眼的马前卒。

据说他还准备了一个面具,画着青面獠牙的恶鬼,一有战事就会戴上,因为他总是在微笑,脸也长得太过俊美。

很多年以后,兰陵王高长恭效法了他的做法,用恐怖的面具遮盖住脸,来威慑阵前的敌人。

一个人杀人时还能优雅从容吗?

恐怕连元欢自己都不知道,他的剑刺入敌人胸膛,震碎敌人肋骨的一刻,脸上是什么表情。

现在,他已经从苦寒的边塞回到了洛阳。他来的时候,只有一个人,一匹马,一只包袱。

他不是不懂得享受,恰恰相反,他是最懂享受而且最有能力享受的那一部分人,但他知道不勤劳的四肢会变得迟缓疲弱,不勤劳的头脑也一样。

所以他喜欢给自己找罪受。

就像最成功的商人一样,许多事情他都喜欢亲力亲为,甚至包括探听情报这种斥候的差事,他也乐意做上一做。

他刚刚已仔细了解了洛阳城所有的无头案件,无论是发生的地点,还是受害者的衣着,他都能够一字不漏地说出来。

他本就是拓拔王室公认的天才。

可他的思绪却始终停留在“初新”这个名字上。

当初的初,新旧的新。

初新此时正大步走在街上。

他的心情不怎么坏,因为他刚刚在一家酒馆里吃到肚子都胀了。

这几日他一直饿着肚皮,怕自己一不小心又把肠子呕吐出来,直到今天才忍不住敲了敏的竹杠。

人要是饿了几天不吃东西,一碗米饭也会变成珍馐。

所以饱餐一顿的他心情不仅不糟糕,还相当好。

可走着走着,初新又皱起了眉头,他发现周围的人看他的眼神很诡异,带着提防和疑惑。

“怎么一敲竹杠就感觉要倒霉?”初新低声嘀咕了一句,之后他开始仔细辨认周围人视线的着落。

到第二十三个人的时候,他断定那些怀疑的源泉是自己的剑。

联想到最近的无头案,人们对佩刀剑者的敌意也就不难理解了。

初新反倒松了口气,他觉得这是人之常情,但也并不会去解释,他坚信清者自清,事情水落石出的时候,那些攻讦流言都会消散。

可有的时候,甚至是绝大多数时候,攻讦与流言的伤害在水落石出时已经无法弥补。

初新后背有些发凉,他已经看到了麻烦的靠近。

麻烦很快就到了眼前。

一队骑兵拦住了他的去路,共五个人,初新认得,这群鲜卑人隶属于洛阳城的虎贲军。

虎贲,周代就有了这支军队的传说,三国时期已变成了一支以可怕著称的秘密部队,它在那时的统领,典韦,曾经一个人阻拦住了张绣的叛军,保住了曹操的性命;继典韦之后的统帅许褚被人称为“虎痴”,在曹操被马超击败,落荒而逃时,用一个眼神就威慑住了那位后来的五虎上将。

朝代更替,但是虎贲仍存,每一位战士都是精挑细选,每一位战士都身怀绝技。

他们骑着的马是万里挑一的,他们所携带的武器是万里挑一的。

更重要的是,他们是万里挑一的。

初新面对的,就是一队这样的虎贲军。

有个人发问了:“你就是初新?”

初新道:“是。”

那个人继续问:“你知道最近城里发生的事情吗?”

初新道:“我知道。”

那人的目光突然锐利如刀,他的手指离他的剑柄不过三寸,他随时都会拔剑。

他用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