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如果从桐树坪村出来就快很多了噢,全是下坡。但是出来除了单车刹车要好之外,重要的是要穿着一双解放鞋,万一刹车冒烟失灵了可以用脚踩着轮子刹车。这才是真正的“脚刹”……”
虽然以前曾仕湖也听过那里的同学说过类似的话,但当时毕竟只是当故事听而已,不会留意也没印象,今天差不多身临其境了又听仕友说,他才真正的理解了什么是“山路”。
“没事,反正大家有的是力气,吃饱了坐十分钟就走,大不了四点到桐树坪村,最迟6点也能到桐秀村了”。东西买了这么一大堆绝对不会饿了。曾仕湖听了曾仕友的话,也没感觉多难,就跟大家这样说道。
三个人很快又重新骑上了车,继续沿国道往南走,果然没多远就在县道左边有条岔道了,岔道是个下坡,还蛮长,下到坡底是湘桂铁路线其中一座铁桥的桥底。道路穿桥底而过,铁路桥底还有条小河也穿桥底而过,小河与道路大概形成个十字形,在铁桥底交汇。水就流在道路上过,只是有水流的地方铺上了水泥比较平整……
正当曾仕湖考虑要不要脱鞋推车的时候,只见曾仕友一马当先,用力踩几脚把身子一歪,单车就下坡了,下坡之后不但没刹车反而又用力踩了几脚,到要过水的地方把双脚一抬就放单车前杠上,只见那水如同碰到了东海龙王的避水神珠一般沿单车轮朝两边飞溅,单车靠惯性过了大概五米宽的水面速度才慢下来,曾仕友见过水了才又把脚放单车踏板上了,身上鞋上可一点都没湿……
林振翔和曾仕湖也依葫芦画瓢,飞快的过了水面……
三人又骑了大概三公里左右,又到了一个岔路口,一岔是上坡沿山盘旋的盘山道路。一岔继续沿山脚走……不用想,肯定是上坡这条路了……
“仕友,是要推车上坡了吧?”曾仕湖看这坡估计有60度,骑车是绝对上不了的,就问曾仕友。
“你要有本事骑得上也是可以的,反正我是要推了。”曾仕友打趣的回答道。
三个人只好都下了车,边推边讲笑斗嘴。平的,下坡的,不是很陡的地方就骑,陡坡长坡就下来推车,还好三个人无论体力和心理上都有所准备,所以三人不但没觉得很累,倒是被这山的风景所吸引,特别是林振翔和曾仕湖,有时候看到些没想像过的东西都会兴奋得跳起来,叫起来。
曾仕湖仔细观察这路,沿山盘旋而上,弯弯曲曲,基本上都是根据地形沿那些不是很陡的斜坡挖出来的,但有些实在没办法避开的悬崖石壁,就直接像用凿子凿一个像横着放的“凹”字这样的一条道路出来,宽度和高度都刚好能过一部拖拉机而已。曾仕湖再从这个横放着的“凹”字边上往下看,我的个乖乖,下面可看不到底,要是出了车祸,别说还会有幸存者,可能连尸体能不能找上来都难说,虽然边上也挡有点杉木做成的围栏,但是曾仕湖知道,这玩意挡个人不掉下去还行,可挡不住车的冲力……
“仕友,这个路这么窄,很多地方都是只能过一部拖拉机啊,如果遇到一部拖拉机要进,一部拖拉机要出,会车怎么办呢?”可能林振翔也仔细观察了道路的宽度,所以有此一问。
“那就好像两头公牛眼睛都红了要打架一样,互相瞪眼看着对方,谁它妈的害怕了就别打夹着尾巴逃跑……”曾仕友又幽默的回答道。
“你没看见那些转内弯的地方都比较宽嘛!那些地方的宽度都足够会车了。有些大内弯的地方还有平台,别说会车,掉头都可以了……”曾仕湖见曾仕友没正面回答,代替他回答道。
“哦,还是你的观察力强……”
就这样边推边骑大概两个多小时,才到了一个山脊,三个人累得满身大汗,都说,坐下来休息一下,吃点东西吧。
三个人都各拿出一包方便面,就这样不用水泡干吃起来,每个人都各自带有一个那种不知道是几版的军用铁水壶,山里面到处都是山泉水随便装,就一口泉水送一口干泡面这样边吃边聊。
“振翔,你看这地形,有点像哪里?《三国演义里的。”曾仕湖看了这个地形,想起了三国演义里的一个地方,故而有此一问。
“街亭。”林振翔也是喜欢看书之人,什么《三国演义,《东周列国志,《水浒传那是滚瓜烂熟,所以见曾仕湖发问,不经思索就回答了。
“你看这地方,就这一条小路才能通过,这个关口像个正立着的‘凹’字,两边都是绝壁,连猴子都难爬得上,这个关口宽度我目测最多10米吧,但进深却有约30米,这个蠢货马谡,居然把这个关口拱手相让给司马懿,实在想不通。如果他在这个关口这里砌上35米高的石墙,司马懿他就算有千军万马都没用,没办法展开来进攻,你看我们刚走这条路,还重新修过能通车的,但我估计最多也只能并排上来十个兵,其他的兵再多也只能在后面看着光着急,或者学会猴子爬石壁的绝招才能越涧过沟爬两边山峰。但是马谡这里却这么平整,光关口都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