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家里,每个月都能按时从矿上领到一笔不菲的稳定收入。这可乐坏因土地不够卖而发愁的老诗农,趁着诗兴大发编了一首打油诗好让人传唱:
白手沈俊发,五虎打天下。莫喝桂花酒,留地好发家。
后来,商场失意归来的龙兆云喝醉酒,借着酒劲把这首经典的谚语改成“屠手沈俊发,五狗瞒天下”,差点引来了群殴。
韩梅还在为丈夫把村民引向正确的轨道在心里沾沾自喜,沈娘来家里串门的时候,却又给韩梅迎面浇了一盆冷水:他的丈夫,沈俊发的姑父,一辈子小心翼翼的陈老石匠,捂在胸口用来买猪仔的血汗钱在集市上像长了翅膀无翼而飞。等他火急火燎的跑回家,翻箱倒柜了好几遍也没有追回丢失的辛苦钱。最后还是他眼尖的孙儿发现他崭新的棉大衣全是被刀片割开的口子,他才接受神偷降临贾国村这个事实!可是他穿了五件衣服呐!
即便而今出手阔绰的陈定山孝敬他一沓够买一车猪的大红包也没有安抚老人家的悲伤,他常常失落的念叨:
“这可是我这一辈子第一次丢钱!”
那一边,秦屠夫来矿上结账的时候,也向沈俊发表达了自己的担忧。瞅着本地的人流如雪球般越滚越大,老屠夫从中看到将自己的手艺发扬光大的商机,终于拥有了一家属于自己的“秦家山羊馆”。
起初,秦金刚百般阻挠,对老爷子的事业一百个不愿意,保证再也不需要老头子操劳了,告诉他“我现在的钱够养你活到一千岁”,但固执的老屠夫一句“我还有一个不成器的小儿子呢”,把秦金刚噎的半天说不出话来。后来还是沈俊发出面,才让老屠夫的事业得以顺利的进行下去。
秦金刚这回还真错怪了老屠夫,因为两年后,在城里吓摸乱撞、四处碰壁的秦百召无以为继,只能带着老婆和两个孩子回老家听天由命时,正是继承了老屠夫正宗的“秦家山羊馆”,事业才重新起航。多年后,看着遍地开花的“秦家山羊馆”,连秦金刚也佩服老屠夫的运气。
老屠夫虽然体格一如年轻时健壮得像头公牛、性格像大草原般粗狂豪爽,但丝毫不妨碍他细腻的刀法和出众的厨艺。还被有幸光临本店的外乡人传的此味只应天上有,连远在县城的达官显贵也驱车几十里,只为品尝一番老屠夫的厨艺。
老屠夫忙的不可开交心里却热乎乎的,但凡有人对他感慨“你儿子可是实打实的大老板哩”,他都不忘风趣的来一句“我儿子的钱还不够养我到一万岁”。
沈俊发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煤矿上的外宾接待和员工们的聚餐理所当然就是“秦家山羊馆”,所以老屠夫每回来找高子牙结完账,都要等上半天、循着沈俊发有空闲时找他说几句贴心话才满意的离开。
沈俊发见惯了老屠夫展开脸盆的笑脸,却很少见他今天这般愁眉苦脸,还以为老头子在生意上遭遇了困境,却不想老头子纠结一晌才吞吞吐吐倒出实情:
自从本地初见繁华后,不知从哪里冒出一伙空手套白狼的小青年,靠几颗豌豆和一个破碗,让人猜单双就将贪财的老农夫输的倾家荡产——明明看的清清楚楚,碗里盖着三颗大豌豆,等他们压上钱,满心欢喜的掀起碗却莫名其妙的变成了四颗,惊得他们一屁股坐在地上就没有力气站起来,老泪纵横却哭不出声来。
而村里几个血气方刚的小伙子,在一帮外地年轻人的唆使蛊惑下,迷恋上了一门一本万利的生意,靠一副扑克牌就将半年的血汗钱输了个底朝天。事后还大言不惭的宽慰自己“胜败乃兵家常事,等下个月发工资再连本带利扳回来”。
而实际上,那帮外乡人事后光顾“秦家山羊馆”,喝了酒曾捂着嘴的偷笑“本地的小绵羊很上道”。最近更是连矿上的外乡人也参与进来,他们在吃完酒肉后,还提议在老屠夫的餐桌上开展他们的赌博副业,但是老屠夫唾弃他们口中的“提水”,一口回绝了。
沈俊发也曾在会计“最近工人的预支有反常”的报告中有所警觉,但那时忙的不可开交的他一转身就抛诸脑后。现在一经老屠夫娓娓道来,一股莫名的危机感袭遍了全身。
等沈俊发恭恭敬敬的把老屠夫送到大门,折回来就召集贾国村的儿郎们,关起门开了一个即将影响贾国村以后发展的大会。
一个星期后,村民们看到一辆警车开道,引着几辆越野车驶入贾国村。当天在村民大会上就将村民小组任职的几人革职回家,引起民众一致的拍手称庆。县里的领导当众宣布了新的人事任命:罗怀安为新一任村长。这是沈俊发在他们的闭门大会上提出来的,所有人都举手同意。
村民们心里还为村长不是沈俊发感到有点可惜,但是罗怀安就代表了沈俊发的意志,也是他们共同的意志。因为他们有事只会找沈俊发,至于之前的村民小组简直就是一伙“只伸手不做事”自私鬼——还吃里扒外,领着外乡人把自家的土地价格压的几乎抬不起头。
县上的小领导像赶小鸡般催着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