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35:想成为顶尖文物修复师的野心  我是文物修复师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礼尚往来,邱玲也给苏亦写了一幅字帖,一点都不含蓄:

“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

行楷。

很漂亮。

苏亦心安理得的收了。

除了赵磊露出满是嫉妒的眼神,几个姑娘都不意外。

尤其是梨花雨,就更是觉得理所当然。

高媛表面上不承认苏亦的优秀,但刚才苏亦的表现,完全就是颠覆她固有的影响。

原来这个家伙还有这样一个鲜为人知的一面。

现场的书画互动,在邱玲这幅字帖中告一段落。

苏亦对书画作品做了一些简单收尾。

几个姑娘也没有再继续打扰他,而是开始参观装裱工作室内原来画作。

苏亦从大一就开始在装裱工作室当学徒学习装裱字画。

这些年来,装裱的字画不在少数。

不然,也不会练就他现在熟练的装裱技能。

要知道目前为止,系统还给他任何关于装裱修复方便的馈赠。

现在从事装裱行业的从业人员,一般都是因为喜欢才进入这个行业之中,不然,很少会有人一开始就把这个行业当成谋生的职业。

因为这并不是一份很有性价比的职业。

普通的装裱师傅工资并不高,就算之前苏亦的师傅经验的装裱修复工作室,也不过勉强养家糊口,这没有能发家致富。

很简单。

对于装裱修复行业来说黄金年代已经过去了。

普通的装裱修复师傅酬劳就跟上班族差不多。

因为书画装裱的酬劳真不高,普通的字画装裱也就是3050块,跑去宣纸培养以及各种各样的装裱耗材,真的赚不了几块钱。

如果还要经营装裱修复店,那有事一笔不菲的免费租金。

所以这行业不好混。

厉害一点的装裱修复师,也就是普通上班族一两倍。

想要靠着装裱修复字画混到月入过万,难,除非顶尖的装裱修复师。

然而,顶尖的装裱修复师终究是少数。

任何一个行业做到了金字塔顶端,就很难用金钱来形容。

酬劳主要是普通的从业人员。

想要从一名的学徒工变成一个熟练装裱师,花的时间,也不断,少则三四年,多则五六年,如果还想要在装裱修复技术上继续爬坡,那么花的时间就更多了。

不比美术学院培养一个学生花费的时间少。

然而,一名普通的装裱修复师前途肯定是没有一名普通的美院学生前途明朗。

苏亦是幸运者。

在美院的时期,就完成了两个身份的积累,毕业将至,他已经成为一个独挡一面的字画装裱师。

至于字画修复师,还差那么一丁点。

然而,变成字画装裱师的过程,也不是一蹴而就。

也需要大量的练习。

这样一来,就大量的练习作品。

作为一个强迫症患者,苏亦从开始学习装裱字画开始的作品就一直很好的被他保留着。

不仅如此,他防止在置物架上做了编号卷存。

这样一来,高媛她们几个姑娘了解苏亦的作品,就是在了解苏亦的书画以及装裱技能的成长历程。

一开始装裱的就是小幅书帖。

其中就有不少的魏晋,唐宋元明清的书法的临摹作品。

东晋二王、颜真卿、欧阳修、张旭、米芾等宋四书法家,楷书四大家之柳公权,还有唐宋大家之苏轼,其中元代的书法家代表不用想肯定就是楷书四大家之赵孟頫了,然后明代著名书画家,江南四大才子之文奎明,以及清四家翁方纲、刘墉、王文治、梁同书等,苏亦都有涉猎。

他的作品集,所学之杂让邱玲也目瞪口呆。

基本上有名的书画家的字帖都有涉猎,也难怪他会有那么好的书画功底。

在这些大量临摹装裱作品的背后,其中所需要付出的汗水就可想而知。

“原来你这个家伙在不声不响之中,就完成那么多的作品了。”赵磊满是感慨。

到了这个时候,他眼中的羡慕已经挥发而去,变成浓浓的感慨。

都是同一班同一宿舍的。

人跟人的差距咋就那么大呢。

原来自己天天撸啊撸的时候,这个小子已经在消无声息之中完成原始技能的积累了。

这时,不止赵磊,就连高媛也都理解为什么苏亦会坚定的报考社科院文博专业了。

付出那么多,如果不在持之以恒,那就太可惜了。

苏亦却没有那么多的感慨,回到赵磊的问题,也很随意,“这些都是基本操作。”

“啥?”赵磊忍不住翻白眼,“汝不秀会死乎?”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