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秀确实不会死。
但苏亦真不是在秀。
“真是基本操作,想要学装裱修复,首先得有作品练习不是?客人的作品肯定不会给我练习使用,那么怎么办?只能自己书写绘画了。”苏亦解释。
赵磊道,“不对吧,就这手机贴膜,那两张白纸贴在一起,也没有问题啊。”
苏亦忍不住翻白眼,“好歹是美院的学生,你还能再有点追求吗?”
堂堂江东美院的学生,拿着白纸来当画心练习书画装裱,他丢不起这个。
“就算字画装裱可以拿白纸练习,也总不能拿一辈子,总要有画作,画作的墨汁墨韵是白纸所无法比拟的,再说,装裱字画可以拿白纸来练习,修复字画就没有办法草率了。首先你得接笔,而接笔,就必须要有不俗的书画造诣,这样一来,还是回归一个问题,还得提升自家的书画艺术水准,不然,在这条路上是走不长的。”
苏亦的成长,置物架上卷存的画作就是最好的证明。
这一点,谁也没有办法质疑。
所以对于他解释,大家还是比较认同的。
最为一名追求的艺术家,不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最优秀的书画装裱修复师,往往都是最有优秀的书画家之一。
而,他所学书画覆盖面的广度也很好说明这一点。
想要装裱修复人家的画,就必须要了解古代著名书画家的作品。
不说名贵画作的装裱修复,就算是普通的字画修复,大家临摹的字帖都是这些人。
就算是创作的作品,也都留有这些古代书画大佬明显的烙印。
因为书画发展的脉络都是有迹可循的。
都是相互借鉴。
这样一来,苏亦的不需要精度要提升,广度更要提升。
从始至终,他都不掩饰自己要成为一名顶尖文物修复师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