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熟手会流失,老板在业界名声不好听,提起这样的老板,工人都会说某某老板很抠门,很小气。
虽然降工价是个自废武功的行为,聪明的老板不会这么干,但是仍然有些老板依然执迷于用行政手段去干扰市场价格规律。盖大龙就见过好几个老板,从自己父辈接过工厂后,就是一通折腾,管理人员换掉一半,不听自己话的老员工开掉一半。比如贵州省的工人较多的,就转而招聘河南,安徽籍员工。工人计件工资高了,就降单价,这样一来工人就不干了,瞬间从粉转路,纷纷打辞职报告,去别的工资福利待遇好的工厂去干。老员工留不住,新员工招不进来,有在多的订单都没用,做不出来,或者做出来的产品不合格,这样的工厂就危险了。
近几年随着国家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一些老弱边穷地区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开办社区工厂,实施定点帮扶。鼓励在外打工的农民回乡创业,就近就业。国家对西部的大力开发,使得近些年来东西部差异越来越小。首先体现在工人工资上,现在一个月三千多块钱的工资在家门口都能挣的到,谁还愿意天远地远的离开家乡来外地打工。所以这几年生产制造业面临很严重的用工荒。
最早一批出门务工的60后大部分都已经返乡,70后打工的一部份赚了钱做了老板,一部分回家创业,0后的打工的一部分创业当老板,一部分返乡创业,只剩一小部分还在打工,90后大部分去做了电商,快递,00后大部分从事外卖,电商行业。生产制造业的人口红利已经用完,再往后的年轻人都不愿进厂打工。盖大龙经常和同事聊天,再过10年,做我们这一行业的产业工人还有没有?大部分人都认为没有了。因为现在生产制造业也在实现机器人化,智能化,凡是用机器可以完成的岗位都要把工人淘汰掉。现在的产业也在换代升级,新的机器设备,新的工艺技术,新的材料合成,每天都在进步,每天都在变化。
传统的人力密集型产业迟早要被淘汰掉,像盖大龙做的这个工艺品行业,现在已经出现了机器替代人工的案例,而盖大龙自身也走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是回是留,如何抉择。